反制美國潔淨網絡行動:中國擬另起爐灶拉攏歐盟


2020.09.08
反制美國潔淨網絡行動:中國擬另起爐灶拉攏歐盟 中國發起「全球數據安全倡議」,想反制美國的「潔凈網絡」行動。(路透社資料圖片)

近期美國基於國家安全考慮,加強對中國企業的限制,並呼籲其他國家圍堵中國網絡及禁用中國科技。面對美方施壓,中國周二(8日)發起「全球數據安全倡議」,並質疑「有國家把數據安全政治化」。外界相信,在數據隱私保障問題上素來與美國有爭議的歐盟,將成為北京拉攏的對象。(高鋒報道)

正當美國遊說別國網絡擯棄中國技術,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周二(8日)在北京一個研討會上發起「全球數據安全倡議」。

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表示,這項倡議的目標受眾,除了素來與中國友好的亞、非、拉國家,估計歐洲國家也是北京積極拉攏的對象。

許楨說:通訊基建,尤其是5G,也就是第五代通訊的基建,一些軟硬件建設的採購建設,這些對中國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市場,其次是手機,還有手機裡的應用程式,中國都希望歐洲不要整個失去,否則對中國長遠的經濟增長速度影響很大。歐洲如能保持半壁江山,亞、非、拉國家也能較為完好的保持,其實它回旋的空間其實還是蠻不錯的。

不過許楨認為,中國要在數據安全領域爭取國際社會信任,任務艱巨。

許楨說:它(中國)沒有辦法去切割它在中國境內的一些行為,跟它在境外的一些行為,如何保障國家安全跟人民的權利取得平衡?(目前)還是有非常多行政措施很大程度抵消了跟國外在經貿、技術、個人隱私或者知識產權保障上的協議和條約。我憑甚麼相信,你在國內是一套,是國外是另一套呢?

他認為,倡議的內容要得到落實技術困難很大,也涉及到不同陣營之間的信任與合作。除非能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否則中方的倡議只會局限在政治秀的層面。

許楨說:冷戰時期美蘇在技術層面的確互相監督。今天中國能否做到呢?就是說,從國家安全也好,從企業利益也好,個人隱私也好,我們如何建立技術上可靠的,透明的,其他不同機構,包括西方政府可以跟中國互相監督的這樣一套技術系統。我覺得這不像是中國政府所習慣和願意的。

中國的手機應用程式被指持續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外交和經濟,除了審查政治敏感議題及用作散布有利於中共的假訊息外,還會自動收集大量用戶數據,提供渠道讓中共獲取專利資料。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月宣布建立「潔淨網絡」,被形容為美國建立網絡長城,逐步把中資電訊商與其應用程式排除在外。

不過,歐盟和美國在個人隱私數據的傳輸與保護長期存在分歧。歐洲法院早前更裁定兩地之間的數據保護協議無效。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作戰資訊安全研究所所長曾怡碩認為,兩地之間的矛盾讓北京有機可乘。

曾怡碩說:歐盟的出發點是在保護歐盟人民的隱私權。我們現在使用數位產品不斷在產生資料。這些資料有些是它個人的隱私、個人的資訊。美國認為data(數據)是商品,他們強調的是ownership(擁有權)——你損害了我的隱私權,我要要求賠償,用金錢來衡量;但是對歐盟而言,它認為這是人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個人在手機產生的這些資料是屬於你人格的一部人,是不可分割的。

儘管如此,曾怡碩認為,北京企圖分化歐美的如意算盤很難打響。

曾怡碩說:因為它(中國)的紀錄,它的表現和形象和美國是根本沒法比的,所以歐盟不太可能基於權力平衡的考慮,與中共結盟要挾美國。這在歐盟內部是說不過去的。根本的矛盾在於,它們(中國)國內的網絡安全法、情報法,根本和倡議是矛盾和相矛盾的,所以我想,這(倡議)是戰略性姿態,基於它本身的作為,它的說服力相當薄弱。

雖然王毅周二在研討會上強調,中國法律嚴格實踐數據安全保護原則,保障公民和組織的合法權益,中國政府不要求中國企業違反別國法律,向中方提供境外數據。

「全球數據安全倡議」內容包括:反對利用信息技術破壞其他國家關鍵基礎設施或竊取重要數據;不得濫用信息技術對他國進行大規模監控;尊重他國主權、司法管轄權和對數據的管理權,不得直接向企業或個人調取位於他國的數據;科技企業不應在產品和服務中設置後門,非法獲取用戶數據。背後秉持三項原則,包括秉持多邊主義,反對個別國家大搞單邊主義,「以清潔為名向別國潑臟水」;質疑把數據安全問題政治化,干擾和阻礙全球數碼合作與發展;數碼保護主義違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