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執政大黨社民黨主席警告,如果中國攻打台灣,德方將斷絕與中國的關係。他並倡議德國在經濟上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分析認為,德國對華政策明顯轉向,已將中國和俄羅斯同視為邪惡政權,台灣問題成為民主國家制定對華政策的關鍵。
德國《時代周刊》(Die Zeit)周三(11日)報道,德國執政黨之一社民黨(SPD)的領袖拉斯·克林貝爾(Lars Klingbeil)警告,如果中國攻打台灣,德國將被迫斷絕與中國的關係 。
克林貝爾說:我們必須意識到,明天、後天或10年後,中國跨越國界的時刻可能會到來,如果中國攻打台灣,我們與中國的關係也將發生根本性變化,就像現在(德國)與俄羅斯的關係一樣。
克林貝爾表示,已經從與俄羅斯的關係上吸取到重要教訓,警告今後德國必須更加獨立於中國,開拓其他市場並尋找其他原材料貿易伙伴。
德國台灣裔時評人成世光向本台表示,克林貝爾的表態是一個政治風向標,顯示德國認清中共邪惡本質,轉變對華政策,而台灣問題是其底線。
成世光說: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政治風向標,特別警告中共,如果對台灣開戰的話,關係都要改變!德國人從俄烏戰爭裡面得到了教訓,就像德國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一樣,現在德國付出的經濟代價更大;姑息邪惡政權帶來的代價是巨大無比的,所以德國重新檢討對華的政策,其實德國早就應該轉變。
周一(9日),德國另一執政黨自民黨(FDP)國會國防、外交與人權委員會高階議員團訪問台灣,表明了對台灣的支持,指北京的軍事侵略和威脅不可接受。

台灣駐德國大使謝志偉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過去因為中國施壓,台灣的國際空間不斷被壓縮;時至今天,台灣成為自由民主國家「打卡勝地」,這種變化就說明自由民主國家對極權國家的覺醒並走向團結行動的層面。
謝志偉說:克林貝爾這麼說意味著一個大趨勢的呈現,這是自由民主國家全面的覺醒:絕對不能再姑息專制獨裁國家對於自由世界的威脅、恐嚇;絕對不能讓經濟依賴在獨裁國家的市場裡面;既然有這個認知,一定要表態,既然有這個表態就一定要言行一致。台灣過去因中國的關係到處被卡,現在因中國的關係人家到處來「打卡」,這是一個讓我們感到鼓舞的方向。
謝志偉也指幾天前德國自民黨議員訪問台灣時,中國駐德國大使再擺出「戰狼姿態」,中共似乎並未意識到民主國家的轉向。
謝志偉說:中國駐德大使提出各種類型、讓人覺得很可笑的警告,他們還沉浸在過去中國「呼風喚雨」的時代,這種「戰狼式的反應」在過去也許有效,但一旦這些民主國家覺醒了,這些警告也好、呼籲也好,就顯得特別愚蠢和可笑。
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周一接受德國《商報》專訪,批評德國聯邦政府制定新的「中國戰略」,讓人嗅到冷戰思維的氣息。

德國被認為是歐盟的「火車頭」。2016年中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但目前德國正在制定一項新的對華戰略,以期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近年來,德國政界和商界領袖已經倡議德國與亞洲的貿易更加多元化,以應對習近平對中國社會社會和經濟愈加嚴厲的控制。
德國前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時代的對華政策正被摒棄。默克爾在卸任前不久曾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也曾承認,她在某些與中國合作的領域可能很天真。
記者:吳亦桐/程文 責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