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就內地輿論近期熱炒的「國進民退」傳聞,罕有解釋指是片面和錯誤,強調是國企協助民營企業度過難關。
綜合大陸多個官媒周五(19日)報道,劉鶴指一些民企早前通過高負債擴張較快,由於偏離主業而遇到困難,國有銀行或者國有企業作出協助甚或重組,是幫助民企度過難關,體現國企和民企相互合作,並不存在「國進民退」的問題;而當民企經營狀況改善,國有資本可以退出,所以「國進民退」的說法是片面和錯誤。
劉鶴又指會堅定不移貫徹基本經濟制度,一方面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另方面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他承認目前在執行過程中存在誤解和偏差,譬如有些機構的人員認為貸款予國企是安全,而貸款民企在政治上有風險,寧可不作為也不犯政治錯誤,但劉鶴表示,這種認知和做法是完全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