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水】能源危機加劇 中國煤碳期貨創歷史新高
2021.10.11
山西近期嚴重洪澇災害已致全省175.71萬人受災,12.01萬人緊急轉移安置,該省60個礦井因為洪水關閉,令中國能源危機加劇,中國煤碳期貨創歷史新高。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周一(11日)早些時候,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交易的期貨攀升了11.6%,達到每噸1,408.20元人民幣(218.74美元)的歷史高點。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大型礦商的中證煤碳指數上漲了2.1%,部份扭轉了上周的跌勢,當時官方命令提高煤碳產量,導致價格暴跌。
由於全球能源市場的動盪使各國爭相以越來越高的成本採購電力供應,周末山西的水災給中國政府帶來了進一步的壓力,這有可能拖慢中國經濟的復甦。
中國國內絕大部分煤碳來自山西、鄰近的陜西省和內蒙古地區。但近期中國實施限電令,工業用戶及部份住宅用戶都要配給電力,原因是煤碳行業厲行所謂的「反腐運動」,和「十一國慶」前後政府下令關閉礦井,以減少所謂「重要日子」期間的空氣污染。
《金融時報》引述穆迪亞太首席信用官泰勒(Michael Taylor)說:「我們預計斷電和由此產生的生產中斷是暫時的。但是,如果它們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例如進入冬季,其影響將蔓延到整個國家,甚至可能影響全球經濟。」
另據遼寧省工信廳消息,遼寧省周一最大電力缺口為474萬千瓦,依據國家發改委《有序用電管理辦法》,為「嚴重缺電二級橙色預警」。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