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正式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 中方:與個別車企談判等同分化
2024.10.30
歐盟周三(30日)凌晨正式向中國製電動車徵收額外關稅,為期5年,並公布長達278頁的報告,揭露了歐盟與中國政府、汽車企業、與電池製造商談判過程的細節。歐盟不滿中國政府的補貼造成不公平競爭,中方爭拗計算補貼時不應把國有銀行視為政府單位。中方亦不滿歐盟與個別車企談判,形容是「分化」。
經過長達1年的反補貼調查、4個多月談判,歐盟在原有的10%汽車進口關稅之上,再向中國不同品牌的電動車徵收額外關稅。當中吉利是18.8%、比亞迪17%、上汽35.3%。美國品牌特斯拉(Tesla)在中國廠製造的產品,則是7.8%。
知情人士:雙方沒有共通點
《南華早報》周三(30日)引述不具名的歐盟官員指,談判過程「就像一場沒有法官的審判,各持分者堅持已見」、「我們不同意對方提出的每個事實、每個法律觀點。對方也否定我們調查得來的重要資料。」
歐盟委員會在今年7月4日宣布額外稅率,中國商務部、不同商會及車企開始投訴調查過程。有歐洲公司提供中國電動車可能會造成意外的證據,北京對這些公司可保持匿名感到不滿。歐盟的立場是要防止他們遭中國報復。在計算中國對車企的平均補貼率時,3家車企被列作樣本,包括比亞迪和吉利。對於特斯拉不在其中,中方指這是「反中歧視」。
中方:國有銀行不是政府單位
另一個爭拗點是,北京認為國有銀行不應被視為政府單位,因為這些銀行「不具備政府功能」,又否認政策性賃款的存在。但歐盟委員會的研究顯示,這些銀行100%由中國政府擁有。委員會關注的還有中國電池製造商是否在政府支持下以低於市場價格獲得鋰原材料、中國產能過剩造成的影響、 關稅會否損害歐盟轉用的綠能進程等。
中國車企提出為產品訂立最低價錢,但北京對歐盟與個別車企談判感到不滿。央視旗下微博帳號「玉淵譚天」微博指這是歐盟的分化策略,呼籲車企在衡量眼前利益和做長遠 抉擇 時,不要跌入陷阱。但歐盟委員會稱有責任與願意提出方案的車企溝通。
編輯:陸南才 陳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