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台灣部分新聞節目以及社媒平台熱議關於「美中電子戰」的相關消息,大致內容包括:中國解放軍和美軍6月底曾在南海上空爆發12小時的電子戰,「戰況」激烈,甚至波及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網路中斷、GPS訊號消失。這場「電子戰」以解放軍大勝告終,美軍因此決定撤走先前部署在菲律賓北部的美國「堤豐」(Typhon)中程導彈系統。
在 上篇報導中,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Asia Fact Check Lab,下簡稱AFCL)對這些說法中多處錯誤訊息進行了相關查核。並且,AFCL發現這些說法源頭不明,傳播途徑混亂,甚至出現中國媒體稱「根據台媒報道」、台灣媒體稱「根據中國媒體報道」,形成相互引用,互推責任的亂象。
然而這樣一則來源不明的消息,話題熱度卻能一路從6月底延續到7月中,直到7月16日,仍有台灣 網絡節目在討論此事。
AFCL觀察到,「美中電子戰」訊息的傳播大致分為三階段:最初期,中國、台灣、香港等地媒體接力傳播上述錯誤訊息,一段時間後,這些媒體又出現各種「闢謠」文章,導致有平台出現一邊發布謠言、一邊又闢謠,自相矛盾的情形,最近幾天,不少媒體再評述此事時,又開始出現統一的敘事,稱「無論傳聞真假」,這些傳言都顯示中國解放軍實力雄厚,「已是美國的強大對手」等說法。
第一部曲:錯誤訊息來源不明仍強力傳播
AFCL以中文關鍵字「中美電子戰」、「南海」搜尋,發現7月初開始,網絡上出現大量相關訊息,包括中國的「 騰訊網」、軍事資訊平台「 China-Arms」、香港「 東網」 、台灣媒體「 Newtalk新聞」、 TVBS節目、 中天新聞節目等,都有報導或討論。

令人疑惑的是,前述媒體和平台所傳播的電子戰情節相似,但各家報道聲稱引述的消息來源卻都不同。根據「Newtalk新聞」,消息來源是「據網友稱」、「廣大網友猜測」、「外界猜測」;網路媒體「China-Arms」,則說「有報道指出(There are reports )」。
「 騰訊網」、「 網易」等中國媒體平台上的文章則稱,這是台灣媒體爆的料。
一些台灣電視媒體則稱,中國、菲律賓是消息來源。台灣中天電視台節目《盧秀芳辣晚報》,消息來源稱是某菲律賓媒體以及中國的鳳凰新聞,TVBS《新聞大白話》標題寫著「陸爆中美電子乾擾大戰硝煙」,指消息來自中國大陸。
這則新聞最初究竟是出於何處,各家媒體的說法都不一樣。有新聞評論員發現,這則新聞的源頭已經無可稽考。例如曾任台灣海軍軍官的評論員呂禮詩在YouTube節目「 觀點」中說(影片23:10處),「新聞報道最先開始的是鳳凰新聞報道的,可是怪就怪在,我現在找不回那則新聞。」
最早開始傳播該訊息的媒體中,也有不少稱原報道來自中國的鳳凰網。

AFCL試圖搜尋原始報道,以中文關鍵字查詢,在搜尋結果頁面可以看到鳳凰網的標題「中美南海交手,12小時激烈對抗,菲北部信號全無」,以及一段文字,但點擊標題後進入的頁面顯示「抱歉-您造訪的頁面不存在」。 AFCL推測,該新聞頁面可能曾經存在,但已被刪去,搜尋結果頁面應是此前緩存的信息,但從目前可知信息並不能確定鳳凰網原文發布的時間。
而AFCL目前所能找到最早的相關文章,是 網易號發佈於6月30日的帖子,文中稱「據菲律賓媒體報道」、「據外媒報道」,但沒有說明是哪家媒體。
第二部曲:新聞平台一邊傳謠,一邊闢謠
被台灣評論家點名為「最先開始報道」的鳳凰網,在7月11日轉載「觀察者網」專欄作者的 闢謠文章,文中指出「在台灣名嘴的討論和香港媒體的報道中,這場電子戰場面被描述得非常熱鬧」、台灣和香港的說法都是「據菲媒報道」,但沒有指出是哪家菲媒,也沒有人引用具體的報道。境外社交網站也沒有呂宋島大面積斷網的討論。到此,基本上可以判定這就是個假消息。 」

另外,「Newtalk新聞」在7月10日的 報導中,引述《騰訊網》軍事專欄作者「劉曉非說」的分析,指「美中南海大打電子戰」的訊息,是「地理盲」、「物理盲」創造出來的假消息。在發布這則「闢謠」訊息後,至本文發稿前,Newtalk於7月5日發布的美中在南海對峙的 「電子戰」新聞仍繼續在線。
第三部曲:不論「電子戰」真假,宣揚解放軍實力「超過美國」
雖然多家媒體已經闢謠,「美中電子戰」話題並沒有停止。部分媒體、內容創作者反而運用傳聞進而分析中國軍事實力,開始出現藉此訊息,正面宣傳中國軍事實力的敘事。例如「香港01」7月13日轉載的《聯合早報》專文,將標題改為《 中美南海爆發電子戰?網友為傳聞「起舞」不論真假「已說明一點」》。
這篇文章完整交代了電子戰傳聞內容、網絡闢謠文,並澄清中國媒體發布的文章並沒有證實這場電子戰的存在,只是來自軍事迷和自媒體的猜測。但文章接著分析中美電子戰的能力,最終結論是:「解放軍早已不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那個吳下阿蒙,電子戰水平正在快速追上甚至部分超越美軍,中美兩軍在電子戰能力上正在快速接近,中美兩軍在中國近海的偵查與反偵察的角力也不時上演。這次中美電子戰傳聞,其實表明了解放軍已是美軍的強大對手。 」
類似的觀點也在一些中國自媒體平台廣泛傳播。 「網易號」7月15日刊出文章《 中美南海電子戰雖是虛假消息,但解放軍驚人實力令美國憂慮》,文中提及「美國也要意識到中國已經成為美國一個非常強大的對手了」、「如今美軍想要在電子戰領域壓制中國已經是愈來愈困難的了」等言論。
然而,這些文章從「電子戰」傳聞是否真假的討論,得出「不論真假」,中國的電子戰實力都「非常強大」、「超過美軍」的結論,似乎並不符合邏輯。
對於這次「美中電子戰」相關謠言的傳播現象,美國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費學禮(Richard Fisher)向AFCL分析,隨著中國針對台海、日本、菲律賓的軍事緊張局勢加劇,中國似乎希望製造一種宣傳敘事「解放軍將贏得他們所發起的戰爭」。費學禮認為,這種做法可能為中國共產黨和解放軍帶來災難,因為他們並無法保證在戰爭中取得勝利。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Asia Fact Check Lab)針對當今複雜媒體環境以及新興傳播生態而成立。我們本於新聞專業主義,提供專業查核報告及與信息環境相關的傳播觀察、深度報道,幫助讀者對公共議題獲得多元而全面的認識。讀者若對任何媒體及社交軟件傳播的信息有疑問,歡迎以電郵afcl@rfa.org寄給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由我們為您查證核實。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在X、臉書、IG開張了,歡迎讀者追蹤、分享、轉發。X這邊請進:中文 @asiafactcheckcn ;英文: @AFCL_eng 、 FB在這裡 、 IG也別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