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查核|北韓關閉了所有的外交機構嗎?

查核結果:錯誤

一分鐘完讀:

韓語社群媒體11月中旬流傳一條貼文:北韓關閉全球所有外交機構。然而,這個說法並不正確。確實有媒體報道,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北韓已關閉了十幾處大使館和領事館, 但據5月的數據,北韓在國外共設有53個外交機構。北韓官員則在11月表示,該國一直都在「關閉和開放」外交機構。

深度分析:

上述說法第一次出現,是在「聯合國新聞」(UNNEWS)11月12日的一篇 報道,UNNEWS是一家總部位於首爾的線上媒體,與聯合國沒有任何關係。該報道的標題是:「北韓在金融危機期間,關閉於世界各地的外交機構。」還附上了美國《福克斯新聞》(Fox News)同月11日發表的一篇 報道鏈接,標題稱:「北韓疑似因為金融危機,關閉在全球的大使館。」

該報道為韓語,標題可直譯為,北韓正在關閉「位於世界各地所有的」大使館。然而,這兩篇報導要表達的其實是,北韓正在關閉「許多」、而非「全部」的大使館。

pic1.png
「UNNEWS」報道標題指「朝鮮疑似因金融危機而關閉全世界各地大使館」。(圖/UNNEWS截圖,圖片截於11月15日)

隨後,人們紛紛轉貼「聯合國新聞」以及《紐約郵報》所轉發的福克斯新聞相關報道,「北韓關閉所有外交機構」的說法在南韓一些熱門的社群網站,如Naver Blog 和Daum Cafe被廣為傳播。然而,這個說法是錯的。

十多處北韓外交機構關閉

南韓外交部,截至2023年5月,北韓在全球共設有53個外交機構。之後有媒體報道,北韓在十幾個地方關閉了大使館和領事館,其中包括平壤視為長期盟友的國家。這些報道稱,北韓大使在向烏干達和安哥拉的領導人告別時,宣布關閉駐這些國家的大使館。此外,北韓駐香港領事館和駐西班牙馬德裡大使館也都已經關閉。

然而,關鍵字搜尋結果顯示,沒有任何官方或可信的報告能證實,北韓真的關閉了所有的外交機構。

外匯短缺情勢嚴峻

儘管北韓在核武器和彈道導彈計劃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國際制裁使其難以獲得外匯,而使館和國際事務的運作,則很大程度上依靠外匯。

負責南北韓關係的大韓民國統一部10月曾有官員表示:「國際社會對北韓加強制裁力道,阻礙其獲取外匯的能力,導致外交任務難以維繫」。這位統一部官員也認為,「這可窺見北韓嚴峻的經濟形勢,哪怕是跟傳統上友好的國家,都難以維繫最低限度的外交關係。」

外界認為,北韓的駐外機構主要是靠非法貿易、走私、提供洗錢服務、海外勞動力等來賺取外匯,而不是來自平壤的直接財政支持。

在一片質疑北韓真實財務狀況的聲浪中,北韓外交部發言人11月3日回應稱,確實有在進行撤銷或新設駐外機構的工作。但他強調,這是主權國家例行事務的一部分,稱「北韓將根據國際環境的變化,結合對外關係的未來發展,繼續採取必要的外交措施」。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Asia Fact Check Lab)針對當今復雜媒體環境以及新興傳播生態而成立。我們本於新聞專業主義,提供專業查核報告及與信息環境相關的傳播觀察、深度報道,幫助讀者對公共議題獲得多元而全面的認識。讀者若對任何媒體及社交軟件傳播的信息有疑問,歡迎以電郵 afcl@rfa.org寄給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由我們為您查證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