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快查|台灣副總統候選人辨論會 這些議題需要查核

0:00 / 0:00

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的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於1月1日舉行,民進黨候選人蕭美琴、民眾黨候選人吳欣盈、國民黨候選人趙少康正面交鋒,但部分說法與事實有所出入。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審視並查核三位副總統候選人的發言,整理其中涉及錯誤或誤導的內容。文中標注的時間是根據公視 Youtube頻道

1. 國際組織,台灣「沒有一個進得去」?馬英九執政時,一個邦交國都沒斷?

趙少康:「(民進黨執政八年)任何的國際組織我們參加了嗎?WHA(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當不了,國際氣象組織、國際刑警組織、國際的環保組織,沒有一個組織進得去的。」( 35’18’’)

「馬英九執政的時候120幾個免簽國,包括美國。一個邦交國都沒有丟。」(36’36’’)

趙少康的說法有誤。

台灣的國際參與受限,但並非沒有參加任何國際組織,或所謂「沒有一個組織進得去」。根據台灣外交部資料, 台灣參與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多邊機制及其下屬機構,在部分組織中具正式會員身分。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任內, 甘比亞在2013年11月14日片面與台灣終止外交關係,馬政府對於甘比亞的決定表示遺憾。此外,馬英九 2016年5月卸任前,談論外交工作的成績,當時他說,「目前給予我國免簽證與落地簽證的國家(地區)大幅增加,從上任前民國96年的54個擴增到目前的164個,增加了110個,是過去的3倍以上。」

台灣的外交部已發布 聲明澄清。

2. 巷戰、城鎮戰,兩黨都有相似政策

趙少康:「民進黨今天的政策是打巷戰、登陸戰,那台灣就完了。你可以讓台灣打巷戰嗎?我們年輕人願意打巷戰嗎?」(40’52’’)

「你知道我們的志願役編制是多少嗎?21萬人。(其中)15萬應該是主戰部隊。結果卻是有史以來最低,我們現在編制只有15萬5000人,主戰且真的能夠拿槍打仗的7萬人,後備的都是滿編,主戰的不滿編,這些人將來怎麼打仗啊?你給他再好的武器,他怎麼去打?」(41’28’’)

趙少康的發言與國民黨本身政策矛盾;提供數字語義不清。

首先,趙少康稱「民進黨今天的政策是打巷戰、登陸戰」。但根據侯友宜在2023年12月11日發布的 國防政策,其中明確提到「設立專業城鎮戰訓練基地,編成專業城鎮戰部隊。」因此國民黨也有類似主張。

截圖 2024-01-01 17.39.44.png
國民黨政見中也主張「設立專業城鎮戰訓練基地,編成專業城鎮戰部隊」。(本圖截取自國民黨政見發表會視頻)

其次,趙查核少康所列舉的國軍編裝數字,語義不清。根據國防部發布的資訊,目前國軍編制人員為21萬5千人。但根據2024年 國防預算,國軍現有人員包含軍官、士官、士兵、學生及文職人員,約17萬餘人。因此趙少康所稱「現在編制只有15萬5000人」可能較接近是「現有人數」而不是「編制人數」。至於「真的能夠拿槍打仗的7萬人」一句,則不明白趙少康的明確定義,難以查核。

3. 「五月天事件」是假新聞?

趙少康:「周子瑜事件、王立強事件,這次又搬出個五月天來,明明是個假新聞。透過外媒,外銷轉內銷...... 因為我後來去查,大陸的文旅部才管歌手,廣電局是管演員的,他消息都錯的。我們的國安單位連大陸怎麼分工、怎麼組織都搞不清楚。」(2’03’’06)

趙少康的說法查無根據。中國政府分工是不是「文旅部管歌手,廣電局管演員?」根據 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簡稱廣電總局)職責規範第三條第一項明確寫出「貫徹黨的宣傳方針政策,擬訂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管理的政策措施,加強廣播電視陣地管理,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創作導向」,可見廣播電視、視聽節目皆在廣電總局的職責範圍內。

中國文化和旅游部(簡稱文旅部)的職責規範第三點指出「管理全國性重大文化活動」,且根據文旅部打擊黃牛的 相關公文,可知文化事業如演唱會則歸文旅部管轄。上述單位並未明確以「歌手」和「演員」進行職責分類,而是根據業務分工。

趙少康稱文旅部管歌手、廣電局管演員,並因此斷定五月天事件為假新聞,沒有事實根據。另外,在路透社原文中提到,兩名台灣的國安官員根據情報指出,五月天事件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主導,而不是趙所稱的廣電總局或文旅部等政府機構。

4. 吳欣盈對於政府向跨國企業徵稅的主張是甚麼?

吳欣盈:「還有全世界的最低稅收,我剛剛演講有提到(申論時提到的接軌國際最低稅負制),我們的稅收是12%,如果拉到15%的話呢,為甚麼這馬上就可以做呢? 因為這3%如果不扣的話,這個錢出到國外還是會被扣稅,倒不如把這3%留在台灣,做一些投資。」(50’19’’)

吳欣盈原說法語義不清。

經查,這段談話極可能是指於2021年,全球超過130個國家協議調整各國對跨國企業課稅權利的劃分方式,規定無論企業計算利潤的地點在哪裡,稅率都不應低於15%。吳欣盈在申論時提到這一部分,在提問環節中再次說明這台灣應該接軌。但這部分屬於吳欣盈個人政見主張,無涉事實對錯。

5. 重覆出現的錯誤

吳欣盈:「我剛剛講到的個資法,前世界五十幾個民主國家都採用這個個資法,當我們民眾黨執政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個資法,全世界接軌。」(50’02’’)

吳欣盈此處提到的個資法,為其在申論環節中提到主張引進的「GDPR個資法」。當中提到的50幾個民主國家採用GDPR是錯誤解讀,先前我們已發布 查核報告

GDPR適用於歐盟的27個成員國,也適用於歐洲經濟區內的非歐盟國家,包含冰島、挪威、列支敦士登,並不達50幾個。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Asia Fact Check Lab)針對當今複雜媒體環境以及新興傳播生態而成立。我們本於新聞專業主義,提供專業查核報告及與信息環境相關的傳播觀察、深度報道,幫助讀者對公共議題獲得多元而全面的認識。讀者若對任何媒體及社交軟件傳播的信息有疑問,歡迎以電郵 afcl@rfa.org寄給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由我們為您查證核實。

我們的內容也同步在 臉書X(推特)Instagram三個社媒平台上線,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