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以"分裂國家罪"判處無期徒刑的維族學者伊力哈木·土赫提(Ilham Tohti),獲提名角逐本年度歐洲議會薩哈羅夫思想自由獎。北京維權人士胡佳,在曾在2008年獲得該獎。(吳亦桐 / 程文 報道)
歐洲議會於周四(15日)公布2016年歐洲議會薩哈羅夫獎侯選人名單,多位獲得提名的人權鬥士中,包括被中國判處終身監禁、正在監獄服刑的維族學者伊力哈木·土赫提(Ilham Tohti)。同時獲得提名的還有土耳其記者詹·丁達爾(Can Dundar),克里米亞韃靼人大國會會議(Mejlis)領導人穆斯塔法·傑米列夫(Mustafa Dzhemilev),以及ISIS性奴倖存者、伊拉克的納迪亞·穆拉德(Nadia Murad)。
伊力哈木服刑後,今次是第二次被提名進入人權獎的候選名單。今年4月份,伊力哈木已入圍瑞士日內瓦的馬丁·恩納爾斯基金會人權獎的提名名單。
美國華人人權組織"中國改變"(China Change)創辦人曹雅學及伊力哈木的好友、美國藏學教授史伯嶺(Elliot Sperling )等人,在伊力哈木被判刑後,曾多次赴歐州,呼籲歐洲議會各黨團及議員,提名伊力哈木成為薩哈羅夫獎候選人。藏人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曾獲薩哈羅夫獎的北京維權領袖胡佳、及旅美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等,早前也公開呼籲信上連署提名伊力哈木。
史伯嶺獲知伊力哈木被提名後接受本台訪問,他重申伊力哈木是中國民族政策失敗的"代罪羔羊"。
史伯嶺:伊力哈木被歐洲薩哈羅夫自由思想獎提名了,在幾個方面有意義,第一個就是對全世界人權有關係;第二就是對我們現在世界的少數民族問題也有關係,特別是對中國專政統治下的人權有關係,中國人權的狀況越來越衰落,共產黨不願意反思他們的政策為什麼不成功,所以他們找一個替罪羊,因為民族政策在西藏、新疆受人民的反抗, 所以在這個情況下, 伊力哈木就變成替罪羊,他被提名了, 就表示世界對於這個情況不是盲目的。
胡佳接受本台訪問時透露,伊力哈木的妻子和孩子剛剛從新疆返回北京,但被當局威脅不得向外談及任何關於伊力哈木的資訊。伊力哈木此番被提名,讓胡佳在高興的同時也感到擔憂,因為2008年他獲得該獎後,中共當局曾7次派人至他服刑的監獄,軟硬兼施,要求他拒絕該獎項。預計伊力哈木也將受到中共的壓力和逼迫。甚至不排除中共當局干擾薩哈羅夫獎最後的選擇。
胡佳:"從我個人來講,作為一個普通公民,作為2008年薩哈羅夫獎的獲得者, 如果整個中國找出一個應該有資格被提名,應該有資格獲得薩哈羅夫獎的,排在首位的是伊力哈木。他同時中共的眼中釘肉中刺,他是維吾爾族的良心,他也是判刑最重的。 他所代表的民族受到奴役壓制排斥,這裏積聚了很多仇恨和流血,打開這扇門的鑰匙就是伊力哈木的自由。他這個獎是代表歐洲價值觀的民選議員去投票選出來,所以它有獨特的地位在那裏,當局也知道它的份量,知道獲得這個獎項的話會給一個人,這個人代表的人權方面的問題也會得到關注,這對他們(中國政府)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他們肯定也會給一些歐洲議員們施加一些壓力。"
現年47歲的伊力哈木被捕前是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他在2006年創辦了"維吾爾在線"網站,因多次公開批評中國對新疆的高壓政策,伊力哈木遭到當局長期監控。2013年10月末北京天安門發生撞橋事件後,伊力哈木被禁止出境。翌年1月中,伊力哈木遭抄家和拘留;同年9月,伊利哈木被烏魯木齊法院以"分裂國家罪",判處無期徒刑,並被沒收全部財產。伊力哈木當庭否認所有指控並提出上訴。兩個月後,新疆高院駁回伊力哈木的上訴,維持原判。
伊力哈木隨後被送到新疆第一監獄服刑,期間傳出他在獄中遭到非人道對待。多個國際人權組織認為,中共當局將一直以和平理性方式促進民族對話和相互理解的伊利哈木判刑,勢必激發新疆地區少數民族,與漢人和中央的關係更加緊張。
薩哈羅夫思想自由獎(The Sakharov Prize for Freedom of Thought)於1988年由歐洲議會設立,旨在表彰捍衛人權的組織和個人。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