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眾汽車在新疆建廠6年 負責人稱「不知道」有「集中營」

0:00 / 0:00

六年前在新疆烏魯木齊投資建廠的德國汽車企業「大眾」集團,其主席迪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聲稱「不知道」新疆設有「集中營」,並拒絕就事件評論。維吾爾族人權組織批駁西方公司為利益助紂為虐。大眾集團總部回覆本台查詢時強調,尊重人權是基本原則之一,但他們拒絕對迪斯的言論回應。(吳亦桐 / 程文 報道)

上海國際車展開幕前夕,上任一年的德國大眾汽車董事局主席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周一(15日)在上海的演講中,透露計劃到2028年前,交付2200萬輛電動汽車,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國生產。

迪斯其後在媒體的訪談中,有回答關於大眾在新疆投資建廠、以及與新疆政府的關係問題,但被追問如何評價新疆大規模拘禁穆斯林時,他表示不予評論,且「不知道」有「新疆集中營」。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員倪凌超在推特上質疑,作為世界第三大汽車企業的老闆,卻不知道新疆發生了甚麼?難道迪斯從來不閱讀新聞嗎?

世維會(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德國總部一位項目負責人在推特上表示,將立即向迪斯致信,以讓他清楚一些真相。

世維會發言人迪里夏提向本台指出,大眾在新疆建廠,在用工上向漢族傾斜,並未給當地的維吾爾人及其他少數民族帶來更多福祉,相反大眾作為西方知名企業,對發生在新疆的人權災難選擇性失明,無形中助長了中國當局在新疆的暴行,他呼籲德國政府能夠重視這種情況。

迪里夏提說:中國強制在當地建立再教育集中營、百萬以上的人被關押進去,我相信作為民主國家大型的國際企業(老闆)應該是知道的,但經濟利益使他們封了口。但是作為西方的一個企業,應該考慮到在人權災難的地區投資是變相鼓勵中國政府在當地所推行的極端政策。我們期待著能引起德國政府的高度關注。

旅居土耳其的維吾爾人瑞法特亦指出,如同早前美國的黑水公司涉及在新疆培訓安保事件一樣,很多西方公司在中國巨大的市場棄守價值底線,中國式滲透也隨這些利益不斷蔓延。

瑞法特說:各個在中國只要有公司的外國企業只會看暫時利益,可以出賣價值、良心,現在新疆發生的事、西藏發生的事,大家都不說話,等哪天驚醒時就晚了,中國對西方的滲透太厲害了。

德國法學學者、《歐華導報》總編錢躍君認為,德國企業在其他國家投資,亦受本國的法律約束,也應該遵循德國企業應有的價值、人權底線。

錢躍君說:中國社會一個很大的焦點就是中國社會的人權狀況,所以任何一個西方企業在中國,不能迴避也不允許它迴避對中國人權的關注。所以大眾公司這樣的說法是很出格的,很不符合西方人權的觀念。從另一方面,大眾公司是在德國註冊的,它也要符合德國的憲法、德國的法律。

德國大眾汽車總部新聞部門在回覆本台查詢時,未對迪斯的言論直接回應,而是強調大眾汽車集團在新疆建廠,為新疆各民族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大眾會透過一些社會參與項目促進當地社區的發展,他們也強調,尊重人權是所有商業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平等機會亦是大眾汽車始終堅持的核心價值觀,大眾在新疆的計劃採取了同樣的原則。

大眾汽車早在2013年在新疆烏魯木齊建立工廠,聘用數百名僱員。建廠初期,大眾承諾保證僱員中的少數民族的比例達到25%,少數民族在整個新疆地區人口中所佔比重為60%。

一直以來面對國際社會的譴責和批評,北京政府一直否認新疆設有集中營囚禁維族人,聲稱是為當地人提供職業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