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總編致函籲專欄作者「下筆再多一分謹慎」 前忠實讀者:自動跪低令人失望

0:00 / 0:00
《明報》總編致函籲專欄作者「下筆再多一分謹慎」 前忠實讀者:自動跪低令人失望 《明報》總編輯劉頌陽向專欄作者發信,指「《明報》要在新時代的香港立身行道」必須「倍加慎重」,希望專欄作者知法守法。有前忠實讀者指,《明報》「自動自覺跪低」令人失望。

香港保安局長鄧炳強上周再不點名批評,有媒體專欄文章偏頗、刻意抹黑港府後,有《明報》專欄作者周四(15日)指,該報總編輯劉頌陽突然致函專欄作者,提醒他們在「新時代的香港」下筆時「要再多一分謹慎」。在曾向《明報》不定期供稿的「忠實讀者」認為,雖然媒體要在今日的香港求存只有妥協一途,但《明報》「自動自覺跪低」仍然令人失望。

鄧炳強不點名批《明報》專欄不足一周 《明報》總編致函專欄作者

保安局長鄧炳強上周出席與《明報》同屬「世界華文媒體」的《亞洲周刊》36周年酒會時,不點名提及有傳媒刊載偏頗的專欄文章,稱有已離港的作者透過專欄「刻意抹黑特區政府,甚至令人憎恨或不信任政府」,又指即使報章在專欄表明無意煽動,仍「不能免除編輯須確保刊物公平、客觀、不偏不倚的責任」。港大法律系客座教授陳文敏上月在《明報》一篇專欄文章,亦 曾遭特區政府公開譴責

《明報》專欄作者之一、大律師吳思諾周四在Instagram發圖,內容聲稱為《明報》總編輯劉頌陽向專欄作者發信,指「《明報》要在新時代的香港立身行道」必須「倍加慎重」,希望專欄作者知法守法,「下筆時務必再多一分謹慎」,因為「說不定哪天危機會降臨」。吳思諾在圖片附註的內容則表示「今天收到很溫馨的提示,真的非常感恩」。

本台曾嘗試聯絡劉頌陽求證有關信件是否屬實,但至截稿前未獲回覆。

曾向《明報》供稿時評人:即是叫作者自我審查?

曾不定期在《明報》撰文的時事評論員鍾劍華透露,自己自少年時期已經是《明報》讀者,曾經是其忠實讀者,但他對《明報》為求自保所採取的手段不感意外。

他說:「《明報》對於特區政府來說是一個最好的示範單位,你只要不斷屈服、不斷後退的話,你就可以繼續存在。我想《明報》對於政府來說是一個這樣的作用。所以特區政府,久不久就會就《明報》的專欄作者做些事,譬如這次鄧炳強警告他,接著他今天就出了這樣的聲明(信件),那即是怎樣?叫所有作者自我審查?」

2.JPG
《明報》「觀點版」自2022年起加入編按聲明,表明文章無意煽動他人;但保安局長鄧炳強上周不點名指,加入聲明亦不能免除編輯的把關責任。(明報電子報截圖) (user)

鍾劍華:港媒除妥協別無選擇 《明報》失基本底線

鍾劍華承認現時香港傳媒除了妥協外,並無其他自保的可行方法,但同時認為鄧炳強作出的威脅,很多時候都只是恫嚇為主:「鄧炳強就是這樣,他會不斷向社會、向不同的人作出一些威脅。而事實上他威脅完之後,很多時都是沒有事發生。我不覺得他威脅完之後,政府馬上就行動。他每隔兩日、隔一個星期或者最多幾個星期,就會一次出來威脅不同的人,說這個要負責、政府不會放過你(之類)。」

但鍾劍華認為,《明報》因為一個不點名批評,就決定「自動自覺跪低」令人失望。

鍾劍華說:「這個對於一直以來支持明報的人,包括我,很難接受。你真的……硬朗少許也不行嗎?老實說,如果港府要像取締《蘋果》般向《明報》動手,也很『大鑊』吧?我覺得(《明報》)應該對自己有一些基本信心、亦有一些最基本底線不可以失。例如這次這份給作者的通告,我覺得真的很失格。」

專欄「戴頭盔」兩年多 尊子漫畫被譴責「暫停連載」至今逾年

《明報》是自2022年1月起,在專欄版「戴頭盔」,以編按方式加入「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的聲明。至2023年5月,在《明報》連載政治漫畫40年的藝術家尊子,因其中一幅作品被政府公開譴責後,《明報》一直「暫停連載」至今。

記者:梁銘康(英國) 編輯:施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