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病人持刀尋釁 砍傷1醫生2護士
2014.03.21
上海一淋巴癌病人,出院後,週五早上持柴刀闖入第五人民醫院,砍傷1名醫生及2名護士,其中一人手指骨折,但無生命危險。有國內醫生指,看病貴、醫生溝通不良、民眾心情複雜,是造成“醫鬧”的三大原因。(何山報道)
事發在週五早上10點40左右,一男子手持20厘米柴刀,闖入上海第五人民醫院,先後砍傷3名醫護人員,包括醫院外科主任蔡元坤及2名護士。5分鐘後被民警制服,砍人動機仍在調查中。
據警方指,該名50歲張姓男子,上海本地人。3月3日至15日,因患淋疤瘤,在該院住院治療,周一已出院。至於被砍醫生,分別傷及頭部,表皮受傷,一人一手指骨折,均無生命危險。
目前醫院已經恢復秩序,但有受訪的醫生,還心有餘悸,指辦公室全是血,太可怕了。
深圳有不便透露全名的主任醫生則說,國內高物價、高樓價下,民眾視看病為一種消費。春天到,容易感染肺炎之類的疾病,民眾看一次醫生,開藥、驗血連拍片子,動輒要300-400元人民幣。看病貴、醫生溝通不良,加上民眾看病的心情複雜,是造成“醫鬧”的三大主因。
深圳的傳染科鄭醫生對本台說:除了醫患的大環境之外,中國民眾的心情是挺複雜的,其實很矛盾的。(看病)又不信任醫生,對醫療知識一知半解。發熱了,到我們這裡,要用抗生素。有人在網上查一下,抗生素用多了會不好。他了解一點,半全面,就更加不信任醫生了。
鄭醫生說,連兒科都有打罵醫護人員事件發生,醫鬧發生最多在手術科、急診科、耳鼻喉科,內科則較少。“像我們醫院,兒科投訴是比較多,動手(打醫生)沒有,但動手打護士的也有。給小孩子打針打不好,護士捱打的也挺多。最近發生傷醫事件,比較多是耳鼻喉科、急診科,內科是少一些,手術科則多一些。”
鄭醫生並說,醫生與病人有技術地溝通,可以減低醫鬧的發生。“現在比較忙的時候,患者比較焦慮,患者覺得你說話、態度不夠熱情。溝通不夠愉悅,跟醫生態度與性格有關,包括我身邊的醫生,看得出有些麻煩多一些,老是有病人找他麻煩。”
他指,在內陸省份的公立醫院,國家一年投入只有幾十萬,投資極度不足。醫院要生存,則要謀利,來提高醫護人員的待遇,使得看病在國內成為另一種“高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