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钰成回忆录揭秘 中联办官曾起用爱国报章「骗徒」为「御用文痞」


2020.07.17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hk-tsang 曾钰成回忆录揭秘 中联办官曾起用爱国报章「骗徒」为「御用文痞」
曾钰成Facebook/路透社资料图片

香港建制派元老、立法会前主席曾钰成周五(17日)在其《信报》回忆录专栏发文透露,他担任立法会主席期间,中联办宣传部官员请骗徒、通缉犯做写手。他指, 虽然涉事的中联办官员已被调回内地任职文史馆长,但对中联办工作造成的伤害难以估计。(潘加晴 报道)

曾钰成在文章中忆述,在2013年,一向被视为官方喉舌的《文汇报》和《大公报》刊登评论文章,指中联办就特权法事件接触立法会议员,是天经地义,认为特权法破坏行政主导,中联办不管是失职。当时,《大公报》的文章更形容泛民是「反中乱港的贱骨头」,一定要强硬对待。

曾钰成认为,这些文章无异于「西环」向泛民宣战;当时的中联办主任张晓明(现任港澳办公副主任)先前在立法会午宴上释出的善意,被洗刷得一乾二净。

曾钰成表示,两报文章充满敌意的语言,其实毫无必要。如果中联办的官员用温和的语言、说理的态度,解释他们跟议员交流的目的是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自可消除「干预特区事务」的疑虑,亦不致弄到和泛民的关系完全破裂。

曾钰成在文中又还透露,该《大公报》文章的作者蒯辙元,原来是一名骗徒,在北京犯了骗案逃到澳大利亚,后来潜回香港,因擅长写打手文章,赢得中联办掌管宣传的领导赏识,成为御用文痞,在领导授意下发表了大量骂人的极「左」文章。

这名爱国报章的骗徒写手还得意忘形,忘记了自己仍是北京的通缉犯,行事愈来愈招摇,结果引起内地当局注意。2014年5月被内地公安拘捕,从此销声匿迹。至于重用他的中联办官员其后被调回内地当文史馆长。但这名曾经主管宣传的官员对中联办的工作造成的伤害,难以估计。

据资料显示,2014年2月,当时的中联办宣传文体部部长郝铁川突然被调走,出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至今。郝铁川在2009年8月到香港出任中联办宣文部部长,期间表现高调、言论出位,屡次惹起争议及火头,令不少港人反感。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