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周三(3日)首次派出代表團訪問台灣。《環時》發文點名歐洲議員,指他們推動「反華議程」及為美國服務,歐洲議會對華小組主席比蒂科夫回擊:都是中共自己誤入歧途。
周三,歐洲議會訪問團抵達台灣。「外國干預歐盟民主程序特別委員會」主席格魯克斯曼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布抵台照片,台灣總統蔡英文也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迎接圖片。接下來將有一系列正式會面和討論議程。
周二(2日),中共喉舌《環球時報》英文版發文,點名歐洲議會法國籍議員、「外國干預歐盟民主程序特別委員會」主席格魯克斯曼(Raphael Glucksmann)及對中國持強硬態度的其他數名歐洲議員,批他們煽動「反華議程」及「為美國利益服務」。

王龍蒙:中共恐懼才派《環時》發聲
法國時評人王龍蒙向本台表示,歐洲議會首派代表團訪台令中共恐懼,所以才派出《環球時報》替主子發聲,但這無法扭轉歐洲議會未來對華強硬的趨勢。
王龍蒙說:《環球時報》代表主子發聲,顯示了中共的恐懼。這些被它們列入「反華黑名單」的歐洲議員無愧歐洲民眾的選票。以前歐盟和歐洲議會一直對中國採取綏靖政策,致使中國能夠在歐洲不斷進行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滲透和擴張,疫情給了歐洲一個深刻教訓,讓他們明白獨裁國家會讓民主國家陷入巨大的危險之中,也更加明白台灣民主的重要性,因此開始在台灣、香港、台灣、維吾爾人議題上不斷發力,這代表歐洲議會未來的方向,中共和它們的喉舌再怎麽發出威脅,也無濟無事。
台灣駐德國大使謝志偉:中共流氓式作法將讓中國愈加孤立
台灣駐德國大使謝志偉也就此接受本台採訪,他認為中共及《環球時報》想用威脅和謾罵迫使歐洲民主國家屈服,這些流氓式作法將讓中國愈加孤立,這才是真正的「辱華」。
謝志偉說:中國政權或《環球時報》最大的問題是它把國外當成是國內,以為用恐嚇、用謾罵就能達到統一口徑,但整個自由世界開始覺醒,它們不可能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真正辱華的是環球這些人,《環球時報》這些論調,我覺得用戰狼都抬舉它們了,全世界稍微有點良知、自由民主概念的人瞧不起啊。中國政權和它的打手越打壓越激起大家站起來跟它們對抗的勇氣。
謝志偉也表示,作為台灣駐歐洲外交官,很感激這些議員所展現的巨大道德勇氣和價值觀,相信此次歐洲議會首次派團訪台後,亦是對歐盟國家的示範。
謝志偉說:我作為台灣駐歐的一個外交代表,對於歐洲議會秉持良心跟正義,清楚做出這樣的決定並付諸實行感到非常欣慰,這個道德勇氣我們要予以讚賞,像這樣一個對台灣的支持,彰顯了自由世界本身的價值,這是一個開端,也希望歐盟成員國以此作為一個典範。

這次再登上《環時》黑名單的歐洲議會對華小組主席比蒂科夫(Reinhard Bütikofer)就此做出回應,他表示:宣傳極端民族主義的《環球時報》在寫了很多廢話的同時,開始意識到中國不能繞開歐洲議會。但它們仍然避開更大的事實,即歐洲議會對中國政策的反對是來自歐盟的價值觀和利益。中國在歐洲的失勢不是因為歐洲,當然也不是因為美國,而是因為中共自己步入歧途。如果不改變方向,將導致它們繼續離歐洲越來越遠。
除了比蒂科夫,《環球時報》還點名數名歐洲議員,指責他們「對中國懷有惡意和偏見,在涉疆、香港、台灣問題上用虛假信息和謊言抹黑中國」。
列在首位的即是格魯克斯曼,理由是他指控中共當局將維吾爾人關入集中營、在Instagram上稱台灣是主權民主,並建議歐盟修改「一中政策」。
第二個被點名的是《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決議》的起草人、瑞典籍議員魏瑪斯(Charlie Weimers),魏瑪斯早前曾批評中國政府封鎖信息並導致新冠疫情大爆發。
至於在今年3月被列入中共對歐洲制裁名單上的比蒂科夫和「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加勒(Michael Gahler),則是再次被《環球時報》點名。
《環球時報》文章指,近幾個月來中美、中國與台灣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在此背景下,歐洲議會開始在台灣問題上發力,包括10月20日,歐洲議會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決議》,其中包括推動雙邊投資協議,並提議給歐盟駐台機構更名等;包括此次歐洲議會首派代表團訪問台灣。
《環球時報》指責歐洲議會這些舉動是「挑釁行為」,「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並攻擊歐洲議會日益成為美國挑起台灣問題、加劇海峽兩岸緊張局勢的「幫兇」。

值得關注的是,《環球時報》文章借用兩名歐洲議員之口反對歐洲議員對中國的強硬態度和對台灣的支持,兩位議員皆來自愛爾蘭,一位是戴利(Clare Daly),另位一位是華萊士(Mick Wallace),上周二(10月26日),華萊士還在推特上發出視頻,警告歐洲議會不要為美國工作,稱歐洲議會在台灣問題上「妖魔化中國」。
本台查閱歷史資料,發現戴利和華萊士一直為中國政府背書,曾稱中國是防治新冠疫情最好的國家,還稱中國的「進步指數」超越任何國家。
記者:吳亦桐/程文 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