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架宣稱「國產大飛機」C919周六(16日)飛越維港上空兩圈,吸引不少人響應港府的宣傳,冀「近距離」見證「國產」飛機成果。不過僅能望見「機肚」,歷時僅約10分鐘。相比起2007年「空中巨無霸」A380,同樣以僅1,000呎高度低飛維港,但引來數以千人歡呼喝釆,讚嘆重現「啟德時代」飛機穿梭鬧市。有本地中學生大喊今次感到「失望」,但有大陸客就認為「已經不錯」。對於C919研發了16年才將國產化率只有6成,他們則認為「研發不容易,都算不錯了,起碼有進步」。
中國「國產」民航客機C919,周六(16日)飛機近10時半在香港機場飛往維港上空,吸引大批市民在維港兩岸觀看,不少人早一小時便在尖沙咀海濱「霸好位」,但未至墟冚,本身是客機迷的中學生Ian便是其中之一。
Ian說:「我期待能夠望到C919和ARJ21兩架國產飛機,能夠香港的天空中飛行演出。因為它現時只飛國內的航線。它是國產的飛機,但不是整架是國產,有很多零件都是由外國引入,不過都是中國自己研究和設計的飛機,都有期待。希望它可以快些飛到香港的航線,可以經常在香港見到它。」

過程僅十分鐘,觀眾遙望「機肚」
本身是鐵路迷的朱姓中三生,稱經校內宣傳而對國產飛機感興趣,認為今次機會難得。
朱同學說:「C919是我們『中國商飛』研發的第一款商用的中型寬體客機,進度是好的,因為要與外國系統,研發上有難度。我期待可以影到飛機低空略過維港畫面。我們學校校長是前國泰機師,他之前都在學校講過C919,他形容是『好勁』。」
等待期間,有多架其他型號客機、及「監場」的直升機附近經過,令不少人誤以為是C919。當觀眾一臉迷惘望向藍天之際,等了近20分鐘,終見到C919抵達維港上空,按官方所指由西至東進入,並環繞兩次,飛行高度分別為1500呎及1000呎。但整個過程中似乎「雷聲大雨點小」,觀眾只能遙望「機肚」,歷時僅約10分鐘。眾人由非常期待,變為靜觀。
2007年A380飛越維港引起哄動
對於最終只見「小機肚」,朱同學感到失望:「因為只是在我們的頭頂飛過…只能拍攝到正面和尾巴。」
翻查資料,2007年,有「空中巨無霸」之稱空中巴士A380飛機,同樣以僅1,000呎高度低飛維港2次,場面就相當熱鬧。綜合當時的報道,當時數以千人圍觀,不少均認為當看到「「機霸」的「機肚」掠過頭頂的一刻,伴隨巨響非常「震撼」,並不斷歡呼及向飛機揮手,甚至覺得重回到「啟德時代」。事實上, A380載客量為全球最大機種,且是雙層飛,載客量達至少500人。而C919只屬中型機種,載客量只有100-200人。

中國遊客讚能研發中國製造機已不錯
來自珠海的飛航業內人士安先生,首次來港並專程與多位大陸友人,帶上巨型攝影機拍及收聽航空頻率的設備來拍攝C919,形容天氣非常符合飛行標準,本來期待拍攝到「國產」飛機穿梭維港建築的低空特寫,最後未有如願。
安先生說:「焦度有點長沒有拍到全景,只拍了一個特寫……。跟預期差不多,可能第一次飛行,不會飛得特別低,期待後面有更精神的項目。」
對於中國研發C919長達16年,才將國產化率達到60%,安先生則認為「研發是不容易,是需要時間的,都算不錯了」,相信很快跟國際看齊,希望國產飛機將來普及全球。
他認為:「我作為業內人士,了解到它整個研發、製造及後期的過程都是要很長的周期,所以我覺得我們還是要耐心地等待,相信國產飛機、相信我們研發團隊,我相信幾十年或十幾年會有較大的突破。」
民航局設禁飛區
滿意今次「表演」的大陸遊客劉先生,亦認為C919經過多年「起碼有進步」。
劉先生說:「現在很多東西,我們國家可以自己製造的話,對我們自身的提高蠻有幫助的……(怎麼看國產的飛機?)我覺得我們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現在能做出來了,有一個很大的進步。我覺得還可以了。目前根據國際這個大環境的話,我覺得能用這麼多年時間能達到這個程度,還不錯。最起碼她有進步,最起碼就是說我們能自主研發有一個好的開始吧。(你覺得甚麼時候能夠飛出國際)這不好說,要看國際的大環境。」

就今次飛行表演,民航局在維港一帶上空設「禁飛區」,現場有多架警車駐守,大批警員巡邏,部分帶上警犬。
記者:李若如 編輯:李榮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