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共加強海外監控,港人活動變得審慎,在網上發言都擔心面臨風險。有流亡港人透露,目前在社交媒體需要慎言,以小心保護行蹤,不過不會因「白色恐怖」而噤聲。
英媒《路透社》 報道,隨著中共加強監控,海外港人網上活動的風險增加。當中引述流亡港人、「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 (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香港倡議統籌鄺頌晴指,不會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生活。
報道又說,海外的民主人士以及身邊的親友,不得不限制使用社交媒體,避免在線上公開露面,還要加強自身保護意識,甚至要自我審查言論,以保護自己和親人。
《路透社》又稱,這種網上監控的方式,類似北京所使用的策略,追蹤那些在社媒反對新疆強迫勞動而身處海外的年輕維吾爾人。
海外港人社媒慎言 小心保護行蹤
8名被通緝港人之一、有「攬炒巴」之稱的劉祖廸對本台說,他也面對海外監控。他指中共的監控程度早在2016年後一直加劇,除了針對香港,現時進一步擴散至海外。面對風險,劉祖廸說「只能更加小心」。
劉祖廸說:無論在網上或現實,都會更加小心,會更加頻繁去看有沒有人跟縱自己,我很少在社交媒體透露當時自己在哪裡,這些都是很基本的,我現在基本每天都會做的,用VPN亦不再話下。
曾遇假記者 Twitter帳號疑遭網軍假冒
劉祖廸又說,過去受到不少奇怪滋擾,包括去年10月至11月中共「二十大」會議期間,曾被自稱本台的「假記者」邀請見面訪問,幸好識穿對方身份沒有應約;另外去年在社交平台Twitter,都懷疑受到中共滋擾。
劉祖廸說:有一段時間是很瘋狂,不斷有假的Twitter帳號新申請,完全是模仿我,用我的人像,當時是有至少60至70個假帳號,㩒舉報(按鈕)都手軟,他們嘗試有散發虛假情報的運動,尤其是一開始欺騙到一些本身認識我的人,以為我有新的帳號,後來感奇怪問我是否真的,才揭發這件事。
劉祖廸表示,早在2020年夏天,他已在港府的通緝名單之上。面對中共的滲透及監控,他早已調整心態,不會因「白色恐怖」而停止遊說工作。不過他同時明白,一般海外港人無可避免會更加保護自己的身份。
今年7月,港警公開通緝8名海外港人,包括任建峰、袁弓夷、郭鳳儀、郭榮鏗、許智峯、蒙兆達、劉祖廸以及羅冠聰,並且每人懸紅100萬元。港特首李家超呼籲包括被通緝人士親友的市民提供訊息,強調「被通緝人士走到天涯海角,警方都會終身追捕及追究法律責任」。 而8名被通緝的港人,不少在港的親友都受到牽連,被帶到警署問話或受查。
記者:董舒悅(倫敦) 責編: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