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香港主權移交,對前景的恐懼爆發港人移民潮。24年後的回歸日,《港區國安法》實施一周年,在政治陰霾下,一批批港人再無奈選擇遠走他鄉。記者於七一前夕赴機場目睹一片的離港人潮,多位赴英移民的港人離別前一刻受訪,哭訴對香港萬般不捨,無奈政治打壓令港人「過得不安、很無力」,只好向外闖呼吸自由的空氣。(鄭日堯/李智智/實習記者 陳彥 報道)
本台記者在7.1前夕到香港國際機場視察,當晚有兩班赴英航機。入夜後,出現在機場的人數愈來愈多,不消兩小時已見數以百名港人攜老帶幼,提着大包小包排隊等候辦理離境手續。其中,赴英國的櫃位人龍尤長,與其他目的地的航空公司前空無一人,形成鮮明對比。

傷感愁緒的機場 移民港人:一看新聞就很辛苦
與以往外遊歡樂氣氛不同,機場更多是離愁別緒。記者見有人在離港閘口前與親友拍照,亦有人以橫額、心意卡送上祝福。而準備離開的人則把握離臨別一刻與親友相擁,淚灑機場,揮手道別。

多位赴英移民的港人離別前一刻受訪。年約廿歲的港人李小姐不禁啜泣,她向記者說「很捨不得香港,捨不得家人和朋友」,但感覺自己已承受不了香港的政治氣氛,心生去意。她說,自己到英國後,在生活上暫時未有確切的安排,只能見步行步。
李小姐說:很捨不得,很多東西放不下……這幾個月發生的事情,一看到新聞就覺得很辛苦,一如以往的無力感。
一家四口:心情忐忑 走咗先算
要求匿名的一家四口的家庭稱,離港前一刻心情忐忑,「但走咗先算,現在最重要是有地方住」。他們透露,半年前已有移民決定,形容是一個倉猝的決定,移民是冀為兒女尋求更好的教育。
該家庭說:心情忐忑?有呀,但怕也沒辦法,走了再說。我擔心去到英國或會遇到歧視,亦擔心小朋友找學校的問題。

另一名受訪的港人陳先生早於一年半前萌生移民念頭,他自稱是移民潮的「跟隨者」,但對於將要面對新環境仍感「心情不安」。另一要求匿名的前公務員稱,為給子女有更好的成長環境,半年前決定移民,對到埗後要面對的生活困難,他稱早有心理準備,「都無得擔心」。


自2019年的政治動蕩以來,香港移民人數持續上升。據了解,取得各類入境簽證所需的「無犯罪紀錄證明書」,俗稱「良民證」,在今年首5個月的申請就高達逾1.5萬宗,以單月計,3月起申請宗數重回2019年下半年高峰,單是5月份就有達到3,923件宗,為近4年半以來新高。據彭博研究報告指,今年香港將有約1.31萬至1.63萬個家庭以BNO移居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