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購《羊村》首被控「輸入煽動刊物」 港人訂購海外書籍隨時誤墮法網

0:00 / 0:00

港府近日首次引用「輸入煽動刊物」罪,檢控一名涉嫌管有《羊村》繪本的男子,而相關繪本是由英國郵寄到香港。雖然案件未有裁決,但外界憂慮港人日後訂購海外書籍時,都有機會誤墮法網。有香港書商坦言,擔心被冠上「莫須有」罪名,在進口台灣書籍時都會自我審查。有作家認為,港府「禁書」界線模糊,令人無所適從。

港警國安處與香港海關於今年3月,拘捕兩名男子涉嫌「管有煽動刊物」,指他們藏有多本從英國郵寄到香港的《羊村》繪本。事隔半年,其中一名38歲男子於上周三(6日)被正式起訴一項「輸入煽動刊物」罪。

案情指,被告梁俱銘(38歲,報稱文員)被控於或約於今年3月7日,在香港連同「蔡榮達」,別名「Pan Choi」又名「John Choi」輸入18本「煽動刊物」,包括《羊村》6個系列的各3本書。(分別是:《羊村守衛者》、《羊村十二勇士》、《羊村清道夫》、《羊村投票日》、《羊村建築師》及《羊村日報》)。據悉,被告被指涉代收由海外寄到香港的包裹,內有18本《羊村》繪本。

《國安法》指定法官將案件押後至下月再訊,並拒絕被告保釋申請。

「輸入煽動刊物罪」為《刑事罪行條例》第10(1)(d)的罪行。翻查資料,今次是《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同時亦是香港主權移交後,當局首次引用有關罪名作出提控,有不具名法律界人士甚至不諱言,或可能更是該法例首度被引用。

雖然案件仍在審理階段,仍引起公眾高度關注。除了被港府視為禁書的《羊村》繪本,港人日後訂購海外書籍,是否都有被政府以「輸入煽動刊物罪」控告的風險?

自我審查台灣進口書 書商憂被冠「莫須有」罪名

在香港經營約6年、專賣台灣書的網店「Misy Baby」老闆Anna周二(12日)接受本台訪問指,她每星期都會從台灣引入1000至2000本書,多數是兒童繪本。但隨著近年政治環境惡化,她坦言購入書籍的時候會更審慎,亦會篩選確保內容不涉「敏感題材」。

Anna說:現時甚麼事情都「莫須有」,隨便一本比較敏感少少(的書),講政治、不入耳的,他們(政府)已經可以拉你、封你,現在這刻我不想冒這些險,所以我寧願暫停。始終以小朋友為先,我自己一個人沒有所謂,但到這一刻我是害怕的,不會再入一些太敏感的書。

被台灣出版社提醒 「香港出售要小心」

除了兒童書,過往都有客人託Anna代購其他類別的書籍,以前Anna二話不說就答應,但現時會多了考量。她又說曾被台灣出版社提醒,在香港出售某些書要小心。

Anna說:有些書在台灣出版是關於香港的,但是我現在都不會(買),在台灣的出版社都有提醒我,如果真的要賣,叫我不要公開,他們都很明白這件事。

作家:港府「禁書」界線模糊 令人無所適從

移居英國的香港前區議員兼作家張正皓(筆名:白告)對本台指,港人從海外購入書籍被捕是很不合理。

張正皓說:有甚麼理由,圖書是不能進入(香港)?就算有都應該要有個書籍名單,現在不是在說甚麼對抗政府,現在界線的模糊情況是,其實連圖書館、學校,都不知道哪些書可以,哪些書不行,要大家自己思考。不要說《羊村》很明顯不可以,甚至很多作品,教科書題材被下架都有可能,不論立場都很難適應。

香港出版書籍 海外港人冀盡力保存

張正皓曾在英國籌辦「香港書展」,他稱曾經與不同書店店主接觸,知道有港人來英國親自買書或郵寄回港,他認為,現時港人購入海外書籍確實面臨風險,但表示「如果有人買,都會照賣」,他不會因為「禁書」界線模糊而自我審查。

張正皓說:一直不建議港人購買被視為「禁書」的書,留在香港安全最重要。他這樣做(買敏感書)我們固然尊重,但另一方面都是一個危險,大家(港人)會有承擔風險,但是我們身在海外,當然不需要審查或擔憂,我們更加要將這些書籍發揚光大,傳揚至華人或能夠被看見,以保存這些書籍,甚至一些香港出版的書籍,我們不知道現在出的書,幾時不能出或被銷毁。

張正皓指,相關書籍在香港被禁,除了令香港出版、言論自由受損,令亦香港流失很多作家,例如近年很多作家離開香港,轉往台灣出版。

記者:董舒悅 責編:李世民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