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出缺2年,梵蒂岡周一(17日)終公布教宗方濟各任命耶穌會中華省省會長周守仁接任。周守仁周二(18日)首次見傳媒,被本台問及今年會否如當年一樣參與悼念六四時稱,要視乎是否合法。對於中國大陸教會有「拆十字架」壓力,他僅稱「拆十字架」感覺不好,背後原因不清楚。 (李智智 報道)
周守仁獲宣布成為候任香港教區主教後,周二在現任宗座署理湯漢樞機,和教區輔理主教夏志誠陪同下見記者。周守仁對任命表示很榮幸,但稱「原本不是很願意」,當中經過漫長過程,但基於對教宗的服從而接受,並強調教宗沒有施壓。
悼念六四?會視乎是否合法
「六四事件」32周年將近,周守仁去年接受港媒訪問時表示,八九民運時自己亦曾上街,「我告訴學生我會上街,誰要跟著來就來」。被本台問到今年會否悼念六四時稱,他就回應,會視乎是否可以合法上街才會作出決定,並強調不鼓勵大家去做不合法的事。他又在回答英文傳媒提問時指,悼念六四有不同的方式,他過去有時會去「公共場合」進行悼念,但有些時候他不能去。「所以我祈禱,我為中國祈禱,我為所有在1989年去世的人祈禱。」

周守仁:「拆十字架」感覺是不好
本台亦多次追問,過去幾年中國大陸「拆十字架」事件頻生,是否存在宗教迫害,周守仁稱,「拆十字架」的事件有「好多原因及背景」,背後原因不清楚,要多了解,但指「拆十字架」非其樂見之事。他又指,這是國內教會,中梵並未建交,若國內教會有問題,香港教區只能跟梵蒂岡和羅馬去表達關注。
周守仁說:另外(中國政府)對天主教有沒有打,打壓這個字眼都有不同「重量」,和不同的看法。我會希望大家能夠多些了解,多點和諧一些的生活,這個只是我的看法。我不想用「打壓」這個字眼。
記者:你覺得中國對於天主教徒的態度是甚麼?你覺得拆十字架是否對的?
周守仁說:我已說過,我對拆十字架的感覺是不好的。

要陪伴和聆聽年輕人 予以思想空間
面對香港過去兩年以來政治帶來的社會撕裂,被視為緩衝人物的周守仁認為,對話對於修補社會撕裂很重要,各有各說並非對話。他又稱,面對年輕人時亦要陪伴和聆聽,「不一定要認同對方」,要有同理心,理解和感受對方處境。
周守仁說:在一個很大演講廳對話,這是一個「騷」,多於一個真正對話。對話應以小組進行,我會很努力爭取,大家才會有多些建立信任。
本身是九龍華仁書院、香港華仁書院兩校校監的周守仁,在教育界工作多年,去年曾發信強調校園內不宜有政治活動。
對於校園內避談政治,學生被限制討論「香港獨立」等敏感政治議題,周回應記者時稱,認為教育最重要應予以思想空間,否則難以成長,他亦明白部分議題較敏感和要小心處理,會請專業人士幫助學生要了解法律問題和客觀事實,才能有空間思考。
暫不憂國安法
另《國安法》亦是記者會焦點之一。對於會否擔心《港區國安法》打壓宗教自由,以及與外國機構聯繫可能敏感,周守仁說現時暫未有此擔心,又稱《國安法》較新,需要多了解當中含意。他稱宗教自由是社會基本的要素,會繼續與政府溝通。
不知北京是否同意任命
被問到北京政府是否同意其任命,周守仁強調自己全不知情,並表示如果要通知的話,也是梵蒂岡及中國政府之間的事,無需告知他。
對中梵協議後,香港教區有否需要加入「愛國會」,周稱,中梵協議只涉及中國主教任命,非邦交協議,亦不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愛國會」與協議無關。

林瑞琪:周守仁有能力勝任主教
周二的記者會,資深天主教中國教會研究員、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林瑞琪亦在場,他認為周守仁回答提問時小心謹慎「是有需要的」,目前不宜過早表明立場。
林瑞琪不認為今次的主教任命是「空降」,以他對周守仁30多年的認識,周過往擔任校監時會親自見學生,認為周態度開明、親民「貼地」作風,有能力應付香港複雜的政治環境,和修補現時天主教內撕裂。
林瑞琪說:我相信他(周守仁)有能力去處理,當然不能期望一個人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但他比歷任主教有優勢,在保持現時可控狀態,亦因「新鮮」接手,可慢慢重新檢視過去固有問題。過去2年,天主教有很大撕裂,周主教看到這問題,立志要解決是好開始。

年屆62歲的周守仁是繼陳日君後,再有修會背景神父出任香港教區主教。其所屬的耶穌會,與中國大陸關係良好,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耶穌會神父創立的北京中國學中心(The Beijing Center)向湖北省荊州市多間醫院捐贈防疫物資。另周守仁亦有和政府交往的經驗,曾率耶穌會向教育局申請發展私立大學。
基於耶穌會為中華省新省會長在任命上的安排,周守仁的祝聖禮將延遲至今年12月4日舉行,現任宗座署理湯漢樞機將繼續掌管教區,直至周獲祝聖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