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區議會選舉今年12月將舉行,在新制下民主成份大減。至少14位離散在世界多個角落的香港前區議員,周四(21日)在臉書公布成立「香港區議員海外網絡」並發表宣言,支持香港公民價值及「香港人管治香港人」命運。有份參與的前區議員葉錦龍認為,網絡有助聯絡離散各國的前議員,而另一位前區議員郭子健表示,短期目標將提供海外港人即時服務,長期計劃擬議香港前途問題。
14名具名參與的前區議員,包括已流亡的前中西區區議員許智峯、葉錦龍、東區的黎志強、油尖旺的林兆彬、葵青區的郭子健及沙田的丘文俊等,另外有部分前區議員低調加入,故此沒有在宣言上聯名。
他們以「香港公民,團結列陣」為題,發表「香港區議員海外網絡」的成立宣言。
宣言一開始,就定義「香港公民」是認同並追求自由、民主、公義,認同香港的主權在於港人,又指網絡將會向香港公民負責,並將會議議程等文件定期於網上公開。會議將會定期舉行,並會不時就香港內外關於公民的議題,作出決議、聯署及行動,以及與公民團體共同行動。
葉錦龍:會做落地工作,嘗試海外港人有多一點聯繫
有份參與的前中西區議員葉錦龍目前住在日本,他接受本台訪問表示,散居世界各國的前區議員,一直都有互相聯絡。今年五月和七月進行兩次區議會改制連署後,大家發覺需要有一個正式的組織互相聯絡。
葉錦龍說:有些共同議題或者共同倡議可以一起做,討論可不可以成立一個這樣的海外網絡,比較公式化和制度化一點作為聯絡渠道。都是主要靠一些通訊軟體,以及會議去討論。
他指出,這班「港外區議員」會因應時事或各種情況,推行一些運動。例如他最近在日本推動的食壽司打卡行動,就是要對抗中國對日本排放核廢水的假新聞。
葉錦龍說:我們也會做一些比較落地的工作,去嘗試和這邊在地的香港人有多一點的聯繫。在即將到來的十月一日,我們都會和其他離散的港人社群,在東京舉辦遊行。

郭子健:首要希望於英國進行港人人口分佈普查
在英國的前葵青區議員郭子健表示,區議員海外網絡初期目標,是讓離散在各國的前議員,為當地港人提供服務。現時最希望首先處理,是15萬BNO簽證港人,在英國各城市的數字。
郭子健說:英國政府沒有這些數據的時候,我們可以做人口普查,核定在海外香港人的人數,從而去進一步推展這些團體和網絡的人數,下一步我們的服務就是提供組織的倡議。我們希望是大家做更多基礎的工作,就是要掌握到更多的資料,提供更適時的服務。
他指出,長期目標是要就香港的前途,研擬出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郭子健說:我們的共同願景或者共同目標,是不是要推翻中共?或者要建立一個如何維繫的流散群體,這是一個更加長期的目標。也就是說,要組織和推動香港公民去討論和擬議香港的前途,包含法律、制度、公民權利、生活方式和公民議決的方式等。
2019年11月經歷「反送中」運動的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大勝,惹來中共不滿。這班議員不少因政府打壓及《國安法》的脅迫而離港,但仍不時為香港發聲。今年5月港府公布區議會「改造」方案,大幅削減直選議席後,葉錦龍聯同數十名前議員,以「末代香港民選區議員」名義發表聯署聲明;7月改制議案正式通過後,19名海外前區議員發起「要求全球政府不再承認香港任何議會」連署信。
記者:鍾廣政 責編:李榮添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