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身處美國、被香港警方指違反《國安法》懸紅通緝的港人,周一(5日)與美國國務院官員閉門會面。據本台了解,會上談及制裁香港官員及法官、釋放政治犯、23絛立法、泛民主派人士受跨境滋擾以及美國境外簽證等議題。
參與周一會面的包括「香港民主委員會」(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執行總監郭鳳儀、「香港議會」籌委袁弓夷、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The Committee for Freedom in Hong Kong Foundation)政策和倡議專員許穎婷,以及持有美國籍、在美國國際民主協會(National Democratic Institute)任職的邵嵐。
據了解 ,閉門會面中談及要求美國政府經外交渠道 ,呼籲中國釋放政治犯,其中特別點名關注黃之鋒及黎智英;又有問及拜登政府有否打算在餘下任期內,跟進美國國會議員去年11月提出的法案,制裁49名香港官員及法官。
許穎婷透露,感覺參與會面的美國官員取態保守、溫和,回答「大路」,無直接回應或承諾任何事,只重複美方已作出的回應,表示會繼續關注香港問題。她表示,雖然希望美方回應可以更清晰,甚至訂立明確的政策路線,但仍然感到鼓舞,形容會面是「未來繼續合作對話的第一步」 ,期望傳達了的香港人訴求,可以納入美方未來考慮之中。
許穎婷說﹕「感覺(美國政策)都是有延展性,未來他們究竟會做甚麼,他們會想到甚麼方法,在會上都仍然待決,這亦是我們進行會面的一個大原因,就是希望在公民社會,以及作為一個被打壓的受害者的角度,希望美國政府可以做甚麼。」
袁弓夷首次受邀表達意見
袁弓夷對今次受邀表示意外,美方有問到他對23條的意見及制裁後的生活情況,感到國會有意更廣泛諮詢不同政治光譜的港人,同時指兩黨對香港議題有共識,都支持及同情香港人。他在會上有與其他人提出制裁更多香港法官,及放寬美國境外簽證,方便港人入境,或長期逗留於美國。
袁弓夷說﹕「我們提出香港現在的問題是簽證困難,去到領事館說港人有移民傾向。現在香港這樣,當然人人有移民傾向!我想(美國)放鬆給更多香港人入境,簽證容易些,郭鳳儀說,拿到政治庇護後,可以更快取得綠卡……我們希望多些香港人來美國 ,實際上《安全港》的政策還沒有落實,我們還要去國會做多點功夫 。」
同日下午在閉門會面後,美國國務院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局在社交平台X以署名DJK,即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J. Kritenbrink)發貼文。康達稱,很榮幸能與為香港民主和人權奮鬥的勇敢倡議者會面,他們因為行使基本自由而遭到針對,「我們呼籲香港當局立即停止一切恐嚇香港和世界各地人民的行為,包括那些以美國為家的人。」
中國外交部表達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中國外交部周二 (6日)在例行記者會回應事件 ,發言人汪文斌對美方高官與被港府通緝的四名港人見面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敦促美國「不要做犯罪分子的避風港 」。
汪文斌說﹕「有關外逃反中亂港分子涉嫌危害國家安全,香港警方依法通緝他們,符合國際法及國際通行慣例,是必要正當之舉。美國制定的國家安全法律也具有境外效力。美方為反中亂港分子撐腰打氣,不僅是是對法治精神的粗暴踐踏,更暴露出美方在人權、法治問題上,一貫奉行的雙重標準。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用任何外部勢力插手干預。」
2023年7月,香港警方以違反《香港國安法》為由,懸紅100萬港元通緝郭鳳儀及袁弓夷等八名流亡海外的香港民主派人士。同年12月 ,警方再以同一金額,通緝許穎婷及邵嵐等五名海外社運人士。此外,香港廉政公署通緝多名身處海外的泛民主派人物,包括前立法會議員羅冠聰及許智峯、時事評論員黃世澤;香港稅務局亦對網台主持「傑斯」尹耀昇追稅。
記者:江穎(美國華盛頓報道) 編輯: 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