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檢測人員赴港做核酸篩查 港人會不會像新疆般被抽DNA?

0:00 / 0:00

由大陸組建的核酸檢測支援隊,將在港協助新冠檢測工作。日前有親中媒體引消息稱,中央將為全港所有人免費檢測病毒。有市民憂慮檢測樣本被「送中」及被用作基因資料庫。港府澄清絕不會把資料「送中」,更指散播謠言者可能犯罪。不過有醫護就批評,市民已對港府失信心,而港府亦未清楚交代,難免惹人生疑。(文海欣 報道)

香港爆發第三波新冠肺炎,建制派早於上月吹風並建議港府向中央政府尋求協助。日前中國大陸就組建60人核酸檢測支援隊協助港府抗疫,其中7名先遣隊隊員周日(2日)已抵港,協助開展大規模檢測。惟支援隊隊員的資格、實際工作安排等,市民仍然一概不知。

港府周日亦發新聞稿,只提及支援隊會「開展協助籌備臨時實驗室工作」,但對於臨時實驗室選址何處、何時啟用、儀器從何而來等,就無詳細交代。

未到香港的支援隊領隊,廣東省衛健委二級巡視員余德文周一則透露,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協助港府開展大規模的人群核酸檢測,力爭每天的檢測通量起碼要達到十或二十多萬。先遣隊會先與中聯辦、食衛局、醫管局等接觸,了解它們的需求和想法。他們亦將與大陸在港的3間機構包括華大、凱普和金域合作、稍後會到現場視察。

余德文說:我們主要是了解清楚他們的場地、設備、工作流程,我們人員過去後可以盡快進入這個角色,盡快開展核酸檢測。香港自己的公立機構,大概目前一天只能做一萬左右,應對目前的防控需要,那是遠遠不到的。三家內地的機構檢測量,大概一天在兩到三萬,內地派出核酸檢測的支援隊,跟內地的機構一起在短時間內,大幅度地提升檢測的能力,力爭每天的檢測通量起碼要達到十幾二十萬。

醫管局前主席兼有份替高危群組檢測病毒的華昇診斷中心董事長胡定旭、華大基因旗下火眼實驗室人員周一(3日)已到先遣隊入住的酒店見面,逗留一個多小時離開。

不過,目前政府仍未交待支援隊會為誰做檢測。早前親中報《文匯報》更引消息稱,中央將為全港所有人免費檢測病毒。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就說是否全民檢測仍需研究。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周一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就質疑,全民檢測操作上並不容易,而且成效存疑,亦難以有理據強制要求市民做檢測。他建議相關大陸人員於香港設街站為有病徵人士及邊境豁免人士檢測。

何栢良說:這個病毒的潛伏期中位數為5日,即是你要比它早一日,4日內就完成750萬人的檢測、出報告。就算內地有人來港,例如處理超級病毒化驗工廠,那麼也要政府動員。我們是否能動員人每日收集200多萬個樣本?又要多少街站才做到呢?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亦認為,全民檢測涉及社區或疫區的封鎖安排,按香港目前的情況,要做到疫區封鎖並不容易,加上現時香港的疫情已擴散全港,要社區封鎖28日,民生和經濟方面都未必能夠承受,又形容如果無足夠檢疫設施配合,將確診和初步確診病人隔離,即使全民檢測也是「白做」。

除了操作問題,檢測結果的用途亦產生疑慮,而港人的憂慮並非杞人憂天。《紐約時報》去年曾報道,大陸正試圖用DNA樣本創建人臉圖像,外界擔心大陸透過在香港採集DNA用以建設大規模監視和人臉識別系統,加強監控。而中共近年在新疆就推行全民體檢計劃,採集居民的血液、指紋,掃瞄容貌等,早已被質疑以檢查為名,採集DNA樣本為實。

而在香港,《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已有被《國安法》罪名拘捕的人士,被採取DNA樣本。當中包括港獨組織學生動源前召集人鍾翰林。

有港人就擔憂全民檢測後的樣本會被「送中」、令中共能收集港人的DNA。雖然港府周日就澄清,不會將市民在病毒檢測中的基因資料送往大陸,並讉責有人故意散播不實謠言,打擊政府的抗疫工作,相關政府部門會仔細研究會否構成犯罪。

不過香港專職醫療人員及護士協會幹事劉凱文周一接受本台訪問,指市民已對港府失信心,同時,港府卻未有清楚交代有關檢測細節、運作等,難免令人質疑檢測樣本會再作何處理。

劉凱文說:我說現在市民的信心問題,你找一間大陸公司,又在沒有公開招標的情況下,就會令人更質疑是有政治目的包含在內。雖然政府見到網上瘋傳後就說不會把檢測樣本交上大陸,但這是信心問題,會拿來做甚麼?(大陸醫護人員)有沒有檢疫、隔離14天?這些就是政府沒有告訴香港人,那麼便不信任你。連這些也不做,當然會令人無限聯想。

他續指,目前檢測的樽頸位是檢測量不足及實驗室設施、人手不足,單是為確診者、密切接觸者檢驗等已令醫療負擔不了。他認為若這也做不了仍說要全民檢測則是「偽議題」,難怪令人認為有政治目的。劉凱文說目前應先結合本港的公私營的化驗所資源,難以理解為何要買大陸公司的化驗服務,認為只會製造信心問題。

另外,香港過去連續12天錄得過百宗確診個案。不過周一回落至80宗確診,累計病例達3590宗。周一再多兩宗死亡個案,死亡人數增至37人。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強調,總體個案數字仍高企,要密切觀察疫情趨勢。而醫管局表示,56位病人正在亞洲博覽會新改裝成的「社區治療設施」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