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通關】港府力推通關「谷經濟」 分析:通關被「神化」

2021.11.05
【中港通關】港府力推通關「谷經濟」 分析:通關被「神化」 有香港經濟學者向本台稱,通關的效益被過度「神化」,而港府為求通關一再要市民承受嚴苛措施,恐「付出成本遠超收益」。
粵語組製圖

特首林鄭月娥周五(5日)出席一個大灣區論壇時稱終開腔稱,冀明年2月中港能開展較有規模通關。對於港府和建制派過去常稱通關可助重振香港經濟,有香港經濟學者向本台稱,通關的效益被過度「神化」,而港府為求通關一再要市民承受嚴苛措施,恐「付出成本遠超收益」,更指出最近港府撤銷外國領館及機構人員的免檢疫措施,「難免感到歧視外國人」,長遠削弱香港投資吸引力。

特首林鄭月娥表示,期望明年2月,即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3周年,能夠與中國大陸開展較有規模的通關,以讓特區政府能舉辦大型的活動。

林鄭月娥說:由於香港社會各界都熱切期盼能到內地,所以昨天中央人民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已發出了積極正面的訊息,就是雙方的討論和專家對接,已得到良好進展,我希望很快真正為香港居民帶來好消息。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受訪時稱,不清楚初期恢復通關的名額,但冀優先給有迫切需要人士,包括家庭原因、要到內地視察廠房及企業生意等,又促請港府「小心安排」,以免再次發生網上申請系統故障等問題。

學者:疫情趨穩定 防疫措施卻更苛刻惹民怨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向本台稱,相信通關初期名額,每日只會約有1,000至2,000人,難以回復每日數以10萬人來港的消費效益,亦有機會隨時會因疫情的變化煞停計劃,指除非確保回復每日都數以10萬人來港人數,否則看不到現時通關效用。故認為小通關帶來經濟效益不大。

李兆波又指出,過去北京從未曾有過清晰通關標準,去年7月,當香港做到官方所指的本地確診個案連續28日「清零」,和一定打疫苗比率,但通關最後都告吹。而近來當香港疫情轉趨穩定後,卻換來更苛刻措施,難免令市民不滿,亦質疑要冒通關隨時落空風險,但「付出與收獲不成比例」。

李兆波說:就如小朋友,付出了都希望有獎品,但一直都沒有。而今年疫情是較去年好,條件愈來愈苛刻,檢疫時間愈來愈長,是很不理想。現在似乎為通關付出的代價太沉重,神化了通關,以為通關大過天。

港府稱通關可助重振香港經濟

而港府就積極宣傳通關可助重振香港經濟,稱最近官方公布的零售銷貨額連漲多個月,當中受於9月15日推出的「來港易」計劃刺激零售業增長,計劃推出首月吸引超過8,000人次的非香港居民來港,最新失業率亦回落至4.5%。

不過,李兆波表示,該零售銷貨額是以去年疫情嚴重時的情況作比較,「當然會升」,但事實上,7月份是272億元,8月份286億元,9月則是280億元,主因受電子消費券效應帶動,相信電子消費券計劃完結後,數字會回落。

相比零售銷貨,李兆波反而認為本港貨品進出口額的表現更值得關注。他指,剛公布的香港第三季GDP經濟增長為按年升5.4%,比起上一季放緩,但當中的貨品出入口「已超越了疫情前、社會事件的水平」。

學者:免檢安排惹港府「歧視外資」爭議

李兆波又特別關注收緊免檢安排,要求外國領館及機構人員到港後,須在指定檢疫酒店接受隔離。他重申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外國投資佔重要比重,「既然港府稱《國安法》實施後,香港回穩,都應該積極向外國人宣傳才是」,但企業高層都來不了,轉向台灣、新加坡等地,反招來國際負評,惹來港府「歧視外資」、「不歡迎外國人」的爭議,恐影響香港國際形象,亦長遠削弱外國來港投資意欲和機會。

記者:李智智 責編:羅燕雲 網編:劉定堅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