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獲保留但不得「干擾」政府施政  評論:制度倒退40年

0:00 / 0:00

香港特首李家超周二(25日)稱區議會「值得保留」,來屆將保留一定選舉成分,亦會有「多種方式」參與,但運作要符合「愛國愛港者治港」原則。政界盛傳區議會將引入間接選舉及委任制度,直選議席亦將大為減少。學者認為,港府決定保留區議會作香港「民主櫥窗」,預料將令區議會「打回原形」,大幅倒退40年。

香港特首李家超周二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主動提到地區行政檢討已進入尾聲,指這次檢討要「去政治化」。他指上屆的區議會在2020年開始,大量議員作出違反區議會職能的行為,破壞香港利益,在宣誓後,只剩3分1的區議員,形容情況不能接受,必須「撥亂反正」。

李家超說:特區政府不會准許區議會成為「港獨」平台,不會准許它們違反《基本法》,不會准許它干擾政府施政,社會亦不能容許區議會被騎劫,不能夠接受區議會被癱瘓,不能夠容許這些害群之馬再破壞社會,因此我們需要從制度上,防止這些顛倒黑白的亂象再在區議會發生。

他認為,區議會「值得保留」,來屆將保留一定選舉成分,亦會有「多種方式」參與,議席與現屆的相若,但運作要符合「愛國愛港者治港」原則。

區議會將恢復委任或間選議席? 民主黨:憂影響民情反映

民主黨同日召開線上記者會回應,主席羅健熙表示,若區議會恢復委任或間選議席,會影響民情反映,情況並不理想。至於民主黨會否參選,黨內需要商討再作決定。

羅健熙說:空間所牽涉的範圍很闊,議席也好、選舉方法也好、職能也好、市民的參與程度也好,每樣都牽涉在內,很難具體談到實際情況,但我們會整全地一概討論。我希望這體制能容納不同聲音、不同意見,令體制更為完善。

評論:為保留香港「民主櫥窗」

社會學者鍾劍華周二對本台指出,港府決定保留區議會,相信是為了向外界展示香港的「民主櫥窗」。他指,從2019年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大敗後,北京決意要推翻香港所有選舉安排,於是出現「完善」選舉制度的改革,而這種由「愛國者治港」的大方向,已由立法會應用到區議會,而民主黨是否參選作用亦不大。

鍾劍華說:民主黨參不參選,對於區議會的公信力已經沒有甚麼影響,但相信政府會有些空間容許他們參選到,做「民主花瓶」也好,等於立法會內有個狄志遠。

鍾劍華指,民主黨是否參與選舉具有爭議,而這屬他們的考慮,包括參選能夠保住地區資源,但相信會流失一些支持者,或令社會政治氣氛進一步變淡。

評論:港區議會將打回原形 倒退至1982年

外界一直盛傳港府將縮減區議會直選議席,或者重回委任及間選制度。鍾劍華對此不感意外,預料改革後區議會將被「打回原形」,甚至走向更差。

鍾劍華說:特區政府不想耗費那麼多資源去管理每一個細區,但他又不想讓細區裡面成為一些民主派的組織,或個人去取得甜頭,所以現時的講法傳了很久,我覺得都是事實,就是大幅度削減直選議席,當然會繼續用篩選,DQ一些人,所以整個區議會都會面目全非,倒退到1982年第一次區議會選舉都可能不如。

港建制派歡迎區議會改革

針對區議會將作出改革,香港建制派表示歡迎。民建聯副主席周浩鼎則指,不是民選方式才是最好,他支持以多元模式組成區議會,舉例指立法會加入選委會界別亦體現到「良政善治」,所謂一人一票直選亦並非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至於民建聯的區議會選舉部署,他指仍有待執委會討論,目前言之尚早。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說,工聯會將積極參與改革後區議會選舉,非常認同李家超所說,將區議會回復本來作為諮詢架構的作用,也要不斷優化,特別是應該維護國家安全的底線。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認為,從中央角度,保留區議會對特區管治有幫助,特別是強化地方行政,及加強港府與地區力量的作用,突顯行政主導。

記者:董舒悅 責編: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