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港特首「選舉」候選人李家超公布政綱 分析:這是北京「治港政策」
香港下屆特首「選舉」唯一候選人李家超周五(29日)公布政綱,他提出四大綱領,包括提升港府管治能力;土地發展要提速、提效、提量;提升香港競爭力;以及關愛社會和青年發展。政綱聚焦香港經濟及民生,未提政治體制改革,分析認為,這份政綱是北京的「治港政策」,北京根本上暫時不想提及政治問題。
距離特首「選舉投票日」約一星期,唯一候選人李家超周五在會展舉行政綱簡介會。他提出四大綱領,包括提升港府的管治能力、土地房屋提速提效提量、提升香港競爭力,以及建立關愛社會,重視青年發展。
李家超:提升政府的管治能力 落實《基本法》23條
在提升政府管治能力方面,李家超說,對現屆政府架構重組方向抱傾向性態度,增設「動員機制」,在政府面對危機時,確保短時間能動員到足夠公務員,並落實《基本法》23條立法工作。他希望多方團結起來,香港重新出發。
李家超說:我會帶給大家一個會做事、做成事的政府,我會以誠懇態度多聆聽、多溝通,我會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大家團結起來,共同解決問題,同為香港開新篇。
李家超提出的政綱未有具體提港府改組方案,但他指會傾向以現屆政府方案為基礎加以研究,但有些環節仍會與現屆政府商討,例如特首辦的一些崗位。
政綱聚焦土地及提升香港競爭力
李家超在政綱提出要提升香港競爭力,持續發展包括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發展香港成為創科中心,形容「無創科、無未來」。他指出創科全面發展,亦可在不同領域創造新經濟,又稱將香港塑造為文化之都,既是國際又是大灣區的文化之都,香港成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他又提出,成立專責部門,推展北部都會區的規劃和發展。
李家超亦花不少篇幅在土地方面,他提出「公屋提前上樓計劃」,讓某數量的單幢公屋,即使未有全面社區設施,都准許先行上樓,預料可以壓縮一年輪候時間。
另外,李家超亦提出建立關愛共融社會,他建議推出解決跨代貧窮的試驗計劃,協助1000個住在劏房的貧窮家庭兒童。李家超指,早前落區派抗疫包時,感受到地區組織的團結力量,計劃於18區設立義工網絡,加強政府動員地區組織的能力。
教育方面,他認為,要加強教師專業操守和培訓,亦要充實國民教育體系,提高學生的國民意識和民族認同。另外亦會制定青年政策及藍圖,培育愛國愛港的新一代,增加在內地的實習機會。
劉銳紹:政綱未提政治體制的改革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對於李家超的政綱,「市民最普遍的反應就是無反應」,過往港府新人上任時,都會提出美好的願景,關鍵是如何落實。對於李家超能否解決現時社會的深層次問題,仍有待觀察。
劉銳紹說:未來情況如何?一定要靠未來特區政府取得很多實績,及減少他(李家超)強硬的形象,因為他很明顯就是要落實《基本法》23條,亦都是要落實《憲制》責任的其中一部分。未來一段時候,我不排除,如果他要繼續解決經濟民生國際競爭力的問題,不過如何抵銷,他令到香港市民感覺到不舒暢的那些措施?這些才是問題所在。
李家超的未來工作除了振興經濟,亦努力解決國際化的問題。不過劉銳紹指,還有很多問題李家超未有提出解決方案,或者是官方沒有意願解決,例如未來政治體制的改革,如何按《基本法》去達致最終普選,今次政綱連這個路線或意向都沒有提及。在有關普選時間表問題上,中國前總理溫家寶早年訪港時曾提到「香港仍有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
劉銳紹:北京在政治問題上 暫時不想提、不想碰
李劉銳紹認為,李家超的政綱聚焦經濟及社會民生,相信這份政綱是北京的「治港政策」。
劉銳紹說:現在最大的政綱,就是北京的治港政策,北京根本在政治問題上暫時不想提、不想碰,因為這個問題一定會觸及到很多矛盾,加上北京現在將重點放在國家安全、穩定,尤其現是中美鬥爭,或中國與西方反華力量鬥爭,它很自然將這個重點覆蓋其他方面,更加不想碰及到政治問題。
李家超公布政綱後見記者,被問到會否特赦反修例人士及會否委任民主派人士加入政府,李家超沒有直接回應,只是說「香港是法治地方,任何人都要守法,任何人不守法就是不守規矩,縱然外界可能同情某些人,但強調社會不建立守法意識,受害的是所有人。」
記者:董舒悅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