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小修小補 泛民議員拒收貨
2019.05.31
香港政府就修訂《逃犯條例》中具爭議性的內容,增加保障條文及提高刑事案件的檢控門欖後,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的特別會議周五(31日)如期舉行,政府官員出席尋求支持,並稱多作面對面解說釋除外界疑慮。但是泛民主派仍然認為人權保障不足,要求立即撤回。在北京,外交部重申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呼籲外界停止干預。(文宇晴 報道)
香港特區政府就修訂《逃犯條例》提出3方面合共6項的額外措施,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周五(31日)舉行特別會議,討論相關的修訂事宜。
公民黨的楊岳橋在會上指出,政府在修訂中的其中一項建議,將移交罪行刑期門檻由三年提高到至少七年,質疑做法卻未能夠保障人權,亦質疑會放過性罪犯。他建議擴大香港法院域外法權。但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反駁,指出建議沒有追溯力,不能處理台灣殺人案,政府提出的方案最可行。她又認為,政府會就移交個案遇到的人權狀況作出跟進。
鄭若驊說︰完全在境外干犯關乎謀殺的罪行行使管轄權,就會偏離香港特區一貫使用的屬地管轄原則。即使修訂法例,只能用於法例生效後干犯的罪行,而不能處理去年在台灣發生的殺人案。
但楊岳橋不同意鄭若驊的論點。
楊岳橋︰今次的修訂,只不過從法庭在一個程序上的修改,而不是一個法律上的實質修改。只不過是容許法庭擴充權力,並不會令到某些罪行由合法變成不合法。
民主黨的涂謹申要求政府撤回修訂條例。
涂謹申︰6月9日參與遊行的市民都不明白﹑不了解,全都是被人誤導。但是他們真的很擔心,希望政府暫緩,慢慢討論。多少市民出來遊行表達擔心,你才會肯收回做這個政治決定?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表示,修例有助處理涉及嚴重罪行逃犯移交安排,由過往的「零處理」變成可以處理較嚴重的案件。他又指出,修例出現爭議在所難免,希望各界務實及理性地討論,政府亦會多作面對面解說,讓大家安心。
李家超說︰我相信有新聞界,甚至是法律界,與我們溝通的時候,我們覺得他們根本不了解《逃犯條例》的運作,亦沒有看看草案的內容。
泛民議員在會議結束後批評,政府在提出新措施中,建議移交個案由相關司法管轄區的中央政府提出,但是就處理台灣殺人案問題應由哪一中央機構提出,李家超和鄭若驊卻沒有明確答覆。泛民主派會議召集人毛孟靜動議召開公聽會,但在建制派反對下遭到否決。經民聯的梁美芬指出,移交安排涉及政治及國際因素,重申無論台灣當局是否引渡疑犯,政府仍然需要修例,堵塞法律漏洞。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出席完一個活動後回應稱,政府提出的新修訂並沒有向商界傾斜,而是聽了多方的意見後作出的綜合回應。她又指外界表達對修訂的憂慮,是出於不了解,強調經過面對面解說,便能釋除商界以至是外國政府的疑慮。她又稱,移交逃犯是一個很嚴肅的事情,需要向台灣了解由哪部門提出移交。
林鄭月娥說:很多人都對條例不理解,只要有機會,負責的官員包括我本人,面對面逐一解說便能釋除疑慮。
律政司前司長梁愛詩向媒體表示,現時法律上有漏洞,必須就移交逃犯方面進行法律修改。但她不認為修訂會影響到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或會令到商界撤資,指出誤解多於實際。而政府亦已經在聽取社會聲音後作出處理,否認修例是以匆匆忙忙的方式進行。
梁愛詩說︰一個法律好與不好,重要的是市民能否接受,既然大家提出來的憂慮,政府在草案討論期間已經處理了,我看不到為何仍然反對。
然而,民間法律界團體「法政匯思」召集人李安然在電台節目受訪時表示,政府建議將移交罪行刑期門檻提高的新修訂,未必真正加強人權保障。同時若日後立法會就某些罪行的最高刑罰通過修訂提升罰則,那麼就會變成可移交的罪行。
香港記者協會發表聲明,反駁李家超稱新聞界等團體對修訂草案內容不了解的言論,記協指出,較早前聯同十多個傳媒機構及記者工會,去信約見李家超和林月娥商討修例內容不果。質疑李家超只選擇性與政府視為有建設性的新聞界會面,對草案持質疑態度的新聞界則置若罔聞。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耿爽重申,香港修訂《逃犯條例》等相關法例,既是為了解決現實個案,也是為了堵塞法律漏洞。中央政府完全支持特區政府修訂相關條例,立場十分清晰。他又強調,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呼籲外界客觀公正看待香港依法修例,尊重特區正常立法進程,停止以任何形式干預香港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