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揶揄林鄭向中央獻媚 漠視港人權益

0:00 / 0:00

中央政府周一(18日)發布遠期規劃長達16年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後,在香港旋即引起商界、政界同學術界的熱烈討論,縱使有關計劃目前只是一個框架性的發展藍圖,但正反意見的表達已是鋪天蓋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不認同在大灣區發展規劃中,香港處於被動,她否認香港「被規劃」的說法;指香港要把握機遇,她還引用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講,「蘇州過後無艇搭」。有反對派議員批評林鄭月娥不時向中央表忠,缺乏視野,愧對港人,令人質疑她如何在大灣區規劃中,維護香港一國兩制的特色。(李弘音 報道)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二(19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說,不同意小部分人認為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中是「被規劃」,她指特區政府有全面參與制定綱要,包括參與草擬過程,而綱要文本亦吸納了不少特區政府的意見;她說政府在草擬過程中亦不是閉門造車,有吸納各界意見,由她親自出席有關大灣區的論壇不下十次。

林鄭月娥說:「是否有香港被規劃的情況?」我在此必須不同意這說法,「被規劃」是我叫你做,你一定要這樣做,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只是給了一個方向、一個框架、一些機遇,讓香港好好把握這些機遇。

林鄭月娥說,規劃綱要的指導原則,是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而大灣區涉及三個關稅區,因此要求粵港澳三地政府尋求措施,既要保持一國兩制,又可發揮優勢。綱要是指導性及方向性文件,是較為框架性,待具體措施推出後,就可以見到為各城市帶來的好處,令三地人民受惠。林鄭月娥還引用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講過,「蘇州過後無艇搭」的說話。

但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批評林鄭月娥愧對港人,連談論香港未來,也要引述習近平的說話,顯示她無時無刻都要向中央表忠,缺乏視野,令人質疑她如何在大灣區規劃中維護香港一國兩制的特色。

胡志偉:林鄭月娥連香港的未來都要抄襲習近平主席的說話,即是「蘇州過後無艇搭」這句說話,去表述大灣區未來對香港的影響。我個人認為,從這方面,林鄭月娥是無時無刻也緊記要向中央政府表忠,沒有了自己的視野。

胡志偉又指,林鄭月娥只是沉醉於大灣區發展的短期利益,無視大灣區發展可能令香港的人才和機遇,轉移到內地的後遺症,未來香港只能靠內地的餘蔭生存,猶如籠內的金絲雀,成為內地二三線城市。

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指,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必須維持自身制度的獨特性,包括一國兩制和法治,才能發揮優勢,他擔心國際間出現貿易糾紛之下,香港融入大灣區發展,會令外界視香港為內地城市之一,最終得不償失。他又批評,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創科發展的內容,幾乎全部都是面向內地,看不到有國際化的工作。

香港特區星期四(21日)會主辦有關規劃綱要的宣講會,出席嘉賓包括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廣東省長馬興瑞、澳門特首崔世安等。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早上在電台節目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布局內涵,仍顯示香港佔主要地位,強調香港的一國兩制和高度自治不變,相信香港不會因參與大灣區發展,而受到美國的經濟針對。

譚耀宗:香港保留我們現在的特色,對國家及香港是最好的,你把他(香港)變成國家其中一個城市有甚麼意思呢?特別你看現在中美的質易磨擦來說,更加突顯香港要保留香港現在的狀況,一國兩制的特色。例如我們作為國際中心,一定不會做出一些事是影響法律方面。

前行政長官、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接受中新社專訪時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內容豐富、具操作性,與740萬香港市民息息相關,值得香港社會高度關注。他建議,香港大力發展飛機租賃業務,及促進與航運相關服務業的發展,他又呼籲,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各城市,主動積極了解合作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