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盟解散】将于10月初表决解散 小型属会或难以继续运作

2021.09.20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职工盟解散】将于10月初表决解散 小型属会或难以继续运作 成立31年的香港职工会联盟(职工盟)周日(19日)宣布启动解散程序,将于10月3日召开特别会员大会表决。
粤语组制图

在香港,继民阵、教协等组织相继解散后,再多一个老牌民主派组织宣布解散。成立31年的香港职工会联盟(职工盟)周日(19日)宣布启动解散程序,将于10月3日召开特别会员大会表决。过去31年,职工盟推动过多场工运,包括在2018年为长沙湾海丽邨外判清洁工追讨遣散费。当时有份协助清洁工的前区议员认为,一些基层行业的工会,往往要长时间工作,亦缺乏相关劳工知识,在争取权益上都需要依赖职工盟的协助,但如今职工盟解散,担心这些工会难以继续运作。 

职工盟主席黄乃元说:「我在此特别想向属会及香港人说声对不起,我们职工盟撑不下去了。」 

为工人运动打拼了31年的职工盟,近期被亲北京媒体多番抨击后,最终在周日宣布启动解散程序,将于10月3日召开特别会员大会表决。职工盟主席黄乃元表示,随民阵、教协、石墙花等组织解散,职工盟在新形势下早有心理准备,日后或再无生存空间。 

黄乃元说:我们有成员陆续收到更多讯息,我们感受到如果继续运作职工盟,可能会让成员面对人身安全的威胁,问题在于我们的存在本身是一种原罪,就算个别掌职者辞职亦无补于事。 

被问到威胁信息的具体内容、信息来自何方,黄乃元称不能透露更多细节。而已辞任总干事的蒙兆达日前在其社交媒体称,自己基于安全考虑而紧急离港,形容有「一种强大力量」迫使他在作为父亲与总干事身分之间作痛苦抉择。 

职工盟主席黄乃元(中间)指,成员陆续收到讯息,如继续运作职工盟,将构成人身安全威胁。(邓颖韬 摄)
职工盟主席黄乃元(中间)指,成员陆续收到讯息,如继续运作职工盟,将构成人身安全威胁。(邓颖韬 摄)

职工盟:是否非亲北京团体就要背负原罪?

黄乃元亦主动回应近期亲北京媒体多项指控,否认职工盟是「外国代理人」,澄清职工盟过去与国际劳工组织接触,只为推动劳工保障、培育工会理事及集体谈判等,当中不涉及任何政治活动。黄同时指出,中国的中华全国总工会,亦曾接待国际工会联合会探访团。黄乃元强调,近年支持新工会、发起罢工等举动,都是《基本法》赋予的权利,质疑是否非亲北京团体就要背负原罪。

黄乃元说:过去三十年,政府从来没有提到这样做,会违反任何法例。政权透过官方媒体,将参加国际工会,讲成是勾结外国势力,令工人参加工会的权利受到莫大威胁。不论是组织工会,还是发起罢工,都是《基本法》保障的基本权利,怎么忽然会变成罪名呢?不如这样説吧,是不是非亲北京的工会组织就要背负原罪呢? 

副主席邓建华说,职工盟原本有96个属会,随著教协等10多个属会退会,现时剩80多个属会,每个属会拥有的票数按其会员人数而定,目前共约100票,10月3日的特别会员大会须有50票出席,若有八成票数赞成,便通过解散。 

成立31年的香港职工会联盟(职工盟)周日(19日)宣布启动解散程序。(邓颖韬 摄)
成立31年的香港职工会联盟(职工盟)周日(19日)宣布启动解散程序。(邓颖韬 摄)

曾发起多次工业行动 争取工人权益会否后继无人?

职工盟成立于1990年,定位为「自主及民主」的工运阵营,旨在凝聚集体力量,推动自主工会运动,改变社会以达致工人的尊严生活。职工盟解散后,争取工人权益道路上会否后继无人呢?黄乃元周一(20日)在电台节目表示,职工盟各个属会都是独立自主运作,并根据职工会登记条例注册,因而在职工盟解散后,各属会仍会继续运作。但他承认职工盟解散后,较弱势的属会或可能失去平台及支援,仍须讨论如何令这类工会自立。 

在过去31年,职工盟推动过多场工运,包括2013年货柜码头工潮,工业行动长达40日,迫使劳工处介入斡旋,劳资双方最终以9.8%的加薪幅度达成共识;职工盟又在2018年协助海丽邨外判清洁工追讨遣散费。 

有份协助海丽邨清洁工的深水埗区议会前主席杨彧,周一对本台指,当年有约30名清洁工前来求助,但当时他缺乏处理劳资纠纷的经验,亦缺乏劳工法例知识,联络职工盟后,他们派干事与工友开会,不断跟进个案,更发起工业行动,成功为工友争取应有权益。他说,职工盟解散后,来自饮食及清洁等行业、议价能力较低的雇员,或因失去工会持续支援而自我放弃争取应有权利。 

杨彧说:没有了职工盟这把大伞……很多工会属会,像医管局员工阵线、国泰航空的工会,或者之前的教协,他们真的可以培养一些干事去处理一些会务。一些较基层员工,例如饮食业、清洁、保安业等的工会,这些工会都需要靠职工盟去提供资源,而这些人其实没甚么劳工法例知识,更加要干事去帮忙的时候,没有职工盟,很难能看到他们的会可以继续运作。 

职工盟培训中心停运 将影响千名学生

另外,职工盟辖下培训中心自上周五(17日)起停止收生,也不会再开新的全日制课程,而现时正提供的超过200个课程、1000名学员将受影响。职工盟指,会尽量在10月底前完成现有课程。培训中心为市民提供再培训课程,当中不少是独家课程,例如太阳能板、轮椅维修、少数族裔等课程。 

被问道这些课程未来有没有机构可以接手,职工盟相信没有机构能够承办,形容是香港人的损失。不过,建制阵型的工联会理事长黄国周一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他们有主动与培训机构联络,待职工盟解散后将会处理。至于能否开办职工盟的独家课程,黄国相信,只要市场有需要,相信假以时日都能够开办,建议政府主动跟进,工联会亦会尽力协助,尽量做到无缝对接。 

记者:郑日尧 责编:罗燕云 网编:林咏华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