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屢被港府批評有「政治傾向」的香港記者協會(HKJA),獲總部設於法國巴黎的「無國界記者」提名角逐該組織主辦的「新聞自由獎」,是唯一一個獲提名的香港傳媒組織。無國界記者讚揚記協無懼打壓,是「代表香港記者發聲的最後組織之一」。記協主席陳朗昇表示,對於記協獲提名事前並不知情,形容這是國際社會對記協工作的肯定,若獲奬要評估風險才決定會否派代表出席領獎。
2023年第31屆無國家記者「 新聞自由獎」,將於11月28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頒發。這屆大會分設「勇氣獎」、「獨立獎」、「影響力獎」和「圖片獎」4個獎項,每個獎項各有5組獲提名個人或機構。其中,香港記者協會以「協會」之名獲提名競逐獨立獎,是今屆唯一獲提名的新聞業界組織。
無國界記者表示,創立於1968年的記協致力於捍衛香港新聞自由,「在政府2020年頒布《國家安全法》並瓦解公民社會後,它是代表香港記者發聲的最後組織之一。在過去的十年間,儘管當局的滋擾不斷升級,該組織仍然一直獨立工作,支持記者。」

鄧炳強多次點名批評記 協
被無國界記者形容為「代表香港記者發聲的最後組織之一」的記協,除了多次被「左報」點名,《港區國安法》成立以來亦屢被特區政府針對。2021年9月,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點名質疑記協「是否有特別政治傾向」。5月《明報》結束尊子的漫畫專欄,記協發表聲明表示痛心,又惹來鄧炳強的「強烈譴責」。
鄧炳強說:我想在此嚴厲地反駁記協,我要指責它、要譴責它。為甚麼呢?首先我說了很多次,我們政府是非常樂意接受批評的,但這些批評必須建基於事實,以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不是因為你有某個身分,不是因為你控制了某些平台,你就可以不負責任地罔顧事實地作出抹黑政府的言論。
記協主席:對香港記者一份肯 定
記協主席陳朗昇接受本台訪問時稱,對記協獲提名事前並不知情。
陳朗昇說:我想這都是對記協以及在香港繼續努力的新聞工作者的一份肯定,至於其他事情,如果有獎項的話,我們評估過沒有特別危險的話,都會欣然接受。
如果獲獎,陳朗昇表示記協將評估風險,商討會否派代表出席領獎。去年(2022年)4月,「香港記者」獲日本外國記者協會頒發「新聞自由獎」亞洲區特別獎,由記協代表領獎。
陳朗昇說:我都不能離開香港,我不知道獎項是否要去領。之前有些機構對香港的營商環境作出批評,特區政府都會鬧。我想最主要是看事件本身有沒有犯罪,如果只是一些立場上的宣示,大家都是各自表述吧。
去年陳朗昇在採訪期間,因為被指拒絕向便裝警察出示身份證,被控「阻礙公職人員」,今年9月被判入獄5天,陳朗昇為記協首名入罪判囚的主席,現正保釋等候上訴,但要交出旅遊證件。記協當時發表聲明對裁決表示「極度遺憾」,強調事發時陳只是履行向警員查問截停搜查原因的公民權利,案件的裁決和量刑「顯示香港新聞自由並無改善甚至惡化」。

「親北京」新聞聯與記協唱反 調
不過,就陳朗昇被判刑一事,香港另一傳媒組織、親北京的「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卻發表聲明反駁,強調裁決帶出了「沒有不守法的新聞自由」的訊息,指責記協「仍然罔顧事實,企圖混淆視聽,轉移視線,亂港之心昭然若揭」。新聞聯現任主席為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兼總編輯李大宏,會長為《文匯報》前社長張國良。

據「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 網站顯示,聯會舉辦的「國情研習班」,參與者不但有「媒體老總、一線記者、編導和評論員」,還有政府新聞處的公務員。據悉,這些「國情研習班」由新聞聯包辦食宿,行內稱之為「洗腦團」。
另一個新聞業界組織、主要由傳媒界高層人士組成的「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在《港區國安法》成立之前,亦有曾就業內發生重大影響新聞自由的事件表示「關注」,惟目前已甚少對港府作出批評。
被指「勾結外國」伊朗記者獲 奬
今屆「獨立獎」其餘4名獲提名者,包括今年在國內被判囚7年的阿爾及利亞資深傳媒人兼營運者Ihsane El Kadi;其創辦報章因揭露國內貪污被政府勒令停刊的危地馬拉傳媒人Jose Rubén Zamora;因為揭露貪污問題被勒令停刊的多哥《選擇報》(L’Alternative);以及在印尼創辦獨立新媒體的《雅加達郵報》前編輯Evi Mariani。
另外,去年報道伊朗德黑蘭女子阿米尼(Mahsa Amini)被道德警察拘捕後死亡,引發大規模示威,今年10月被指「勾結外國」遭判監的兩名伊朗女記者Niloofar Hamedi和Elaheh Mohammadi,以及今年3月被當局判囚12年的白羅斯反戰記者Maryna Zolatava,均獲提名「勇氣獎」。「影響力獎」則有俄羅斯、印度、哥倫比亞、南非和希臘的記者或新聞機構入圍。
記者:張仕仁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