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旻憓退役後「破格」任馬會要職 分析:被培養做中共統戰打手
香港「劍后」江旻憓奪奧運金牌,一周內旋即宣布退役,再被揭將周末履新馬會對外事務助理經理一職,成為前政制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的下屬,事前兩人周六(10日)將同場見公眾。本台據消息人士和調查所得,發現當中有不少公眾質疑的關節點,包括江旻憓和譚志源等親中建制人物關係密切,而江作為職場新人,卻獲馬會「破格」聘任須具6年行政公關經驗的職位;同時亦變相與體院提早解約。有分析指,從江的親共背景和獲港府高官特殊優待,不排除是先為江旻憓累積經驗,培養她成為未來政治新星,「因為江旻憓對中共而言,最完美、最需要的統戰人才。」
香港劍手江旻憓奪得今屆巴黎奧運首金,不但震撼香港,她的仕途去向在一周內峰迴路轉,亦令不少人驚訝。
江旻憓說:「你想我訓練?我今日不想。」
江旻憓上周四(1日)回港時被未來計劃時,她避談未來路向,再於前天(4日)在社交媒體突然宣布退役,指「期待有新的職業發展」、「同時累積經驗,為成立自己的慈善基金做好準備」。社會議論紛紛下,周一(6日)終於由香港賽馬會事務執行總監譚志源公布,江旻憓將加入馬會事務部,周日(11日)上任馬會對外事務助理經理。
譚志源指,江旻憓被「馬會的核心價值」吸引,渴望貢獻社會,而江上任後將協助推行社會公益、青年事務及體育發展等,並兼顧公司事務執行總監與各界持份者聯繫的工作。
林兆彬:江旻憓和馬會應交代是否有利益衝突
不過,據馬會的招聘官網,「對外事務助理經理」同類職位要求至少6年公關或媒體工作經驗,而江旻憓退役曾直言自己過去20年專注運動員生涯,以及讀書進修。而作為香港體育學院「精英甲+」類別的全職運動員,其合約是由每年4月1日至翌年3月底合約。
密切跟進事件的香港時事評論員林兆彬,向本台分析指,這變相讓江旻憓獲極速「破格」任命,質疑江旻憓加入馬會的動機。
林兆彬說:「因為加入馬會始終是打工,未必自由處理慈善基金,亦恐防有利益衝突。江旻憓應解釋她是何時(與體院)解約、見工及做決定的?譚志源應公開交代此職位是否作公開招聘,是否在江旻憓回港不足兩周,就可完成了整個招聘程序?馬會作為與政府關係密切、享有特權大機構,理應公開招聘,並向公眾交代是如何聘請江旻憓。」
譚志源早與江旻憓認識多年
本台獲消息人士透露,譚志源早與江旻憓認識多年,江作為香港「世一」運動員深獲對方賞識,早已獲聘,惟最近連串事件而推遲公布。事實上,據公開資料,兩人經常一起出席活動,包括去年在香港新聞博覽館一同參與「再闖高峰·香港運動員的奮鬥」講座,同場還有香港體育學院主席鄧竟成。
2021年3月,譚志源曾在馬會的YouTube頻道《駿步人生》訪問江旻憓,透露兩人相遇經歷。
譚志源說:「Vivian(江旻憓)不知道你記不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也是在馬會,在2019年7月1日,Vivian和幾位精英運動員來臨賽馬日,你幫我們頒獎。」
值得留意是,譚志源2018年加入馬會前,曾在梁振英政府年代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為「政改三人組」成員之一,並是前人大常委。譚志源加入馬會後,積極投資大陸,與大陸高官保持密切關係,包括近年向廣州從化捐款逾千萬元,及與杭州政府深度合作;今年初會見前香港中聯辦副主任、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
林兆彬估計,江旻憓加入馬會可透過譚志源累積人脈、政治及公關經驗,目的是為將來從政鋪路。
林兆彬說:「從政府的特別待遇,可見她並不簡單。連奪兩金的張家朗,回港時亦沒有任何官員接機或陪他回港。(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連何詩蓓的比賽還未看,就離開巴黎,陪江旻憓回港,可見政府真的是重點捧紅江旻憓,亦可見她是建制派重點栽培的政治新星。不排除在2027年特首換屆時,成為文體旅遊局副局長。」
江旻憓的親共、親中背景備受爭議。她被揭發2019年完成美國史丹幅大學國際關學士後,2021年畢業於「黨校」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碩士課程,及後再攻讀中文大學法律系博士課程。她曾撰寫題為《透過「佔中事件」反思香港特區選舉制度完善路徑》論文》,批評「佔中禍港」;今年7月,亦在即出戰奧運前,她上任親共智庫「香港菁英會」執委會成員,並上京參與國情研習班。而她的父親江國輝,親與中共打手宋小莊同屬浸大校友,曾任港上市公司的具中資背景的「中民控股」董事。
林兆彬:中共利用江旻憓「純樸」形象來做統戰工作
林兆彬認為種種跡象反映江旻憓從政野心,而她「純樸」及尖子形象,亦正是中共和政府「最完美、最需要的統戰人才」。
林兆彬說:「這是反映中共如何培訓人才,中共很需要精英代表香港,令港人感到自豪,進行『洗太平地』的文宣工作。而江旻憓其實在中共眼中是很合適人選,她的履歷簡直是完美。她本身若不是論文由流出,可為政府做很多公關工作,因為她形象好,甚至很多『黃絲』在論文爆出前都支持江旻憓。江旻憓很大潛力、很大影響去統戰,籠絡民心。政府很需要這種人才在本地、國際上唱好香港。」
林兆彬認為,經過今次「江旻憓事件」令不少港人再次「政治覺醒」,亦汲取教訓,警剔港府力捧的所謂「香港之光」:「勿盲目崇拜偶像,可能有些人在運動很出色,但這些人不一定可以代表香港,因為『代表香港』本身就是很政治的。」
記者:夏雪(華盛頓)、陸南才 編輯: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