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對身份認同的取態逐漸改變,最新的民意調查發現,受訪者對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指數創十年新高,比率明顯高於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有學者分析,中港政府一直希望建立中國人的身份認同,但高壓措施只是收到反效果;親建制團體批評,調查將中國人和香港人身份認同對立,是製造分化和對抗。(林國立 報道)
若果問你是香港人或是中國人,市民會如何回答呢?
市民說︰香港人。為甚麼?我在香港出生的,我是香港人,我在這裡生活,我又不覺得香港和中國是一樣的,如果要選的話,我選我是香港人。
市民說︰我會選我是一個香港人,我不知道,總之我不是中國人,純粹感覺上我就是一個香港人不是一個中國人。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調查,亦有類似的結果,他們在6月初以電話訪問1000個香港市民,市民對香港人這身份的認同指數是83分,是自2008年調查以來最高,對中國人的認同指數就只有66.6分,認為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更只有56.3分。
若把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身份對立比較,認為自己是香港人,甚至中國的香港人的比率,都比同樣定義的中國人比率高23及37個百分點。
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調查結果完全不令人意外,自回歸後北京一直用高壓政策希望令香港人人心回歸,但只是收到反效果。
鍾劍華說︰又打擊本土打擊港獨,不但產生不到效果,還似乎適得其反,只是證明它現在的做法是政策錯誤,香港人歷史原因也好,甚麼原因都好,不會像國內的人,純粹用血統國族因素來看所有事,愈是這樣做,或愈是做一些令香港人看到不太認同或不太光彩的事,或不斷打壓香港的民主訴求,結果令這種趨勢不斷強化。
親建制團體「珍惜群組」召集人李壁而接受本台訪問時批評,香港是中國一部份是無可改變的事實,調查將香港人中國人身份認同對立,是製造矛盾。
李壁而說︰回歸二十年這裡已經是中國的一部份,不可分割的,我們是中國人是跑不掉的,由出生的一刻,是上天註定的,你到底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這個身份認同,真是一個非常非常低質素的調查,這根本不是一個問題。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對本台表示,北京在香港的高壓政策明顯有反效果,但他不認為北京會因此檢討甚至改變策略。
劉銳紹說︰無論管國內的模式,或管香港的模式,都是出自一種封建皇朝管治的意識形態,習近平上台後是一個大倒退,我真的看不到經過香港各界,特別是青年人的反彈後,為何會忽然良心發現,然後改變政策。
他認為,北京未來會繼續以經濟利益,例如大灣區發展和發展香港成科技中心等收買人心,同時在政治上持續收緊,希望可以做到人心回歸的效果。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