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八港記者憂「港版國安法」損新聞自由 記協致函栗戰書陳情

0:00 / 0:00

在香港,不少人憂慮人大訂立「港版國安法」後,新聞行業首當其衝。記協調查顯示,九成八新聞從業員認為「港版國安法」會影響新聞自由,並反對「港版國安法」。有前線記者擔心,一旦觸碰「紅線」就會遭到報復,認為會引起寒蟬效應。記協已致函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栗戰書,表明反對人大直接為港制定法律。(文海欣 報道)

人大即將推出「港版國安法」,其內容主要針對所謂的「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危害國家安全及活動」和「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等,有人擔憂立法後香港的傳媒行業首當其衝,從業人員可能因一些對政權不利的報道或評論而被以言入罪。

香港記者協會本月初向新聞工作者進行問卷調查,並接獲150份有效回覆。調查發現九成八受訪者認為「港版國安法」會影響新聞自由;並同樣有九成八人反對「港版國安法」,僅一人表示支持。有九成二受訪者都表示擔心「國安法」通過,其人身安全會受威脅。而從新聞自由前景來說,有九成八人都感到悲觀,更有一成三人已清楚表明會因訂立「港版國安法」,而考慮離開傳媒行業。

其中最多人認為影響新聞自由的原因是因為媒體會因報道敏感題目而受政治打壓。另外,調查中還發現,自從人大決定訂立「港版國安法」後,已有7名受訪者指出,公司管理層有就處理港獨等敏感題目向他們施壓。

記協主席楊健興周四(18日)於記者會上舉例指,內地維權律師余文生提關於修憲文章都被指煽動顛覆國家政權而判罪,反問記者報道時應如何處理?以報道手法刊登其文章又是否會構成煽動?

他續指不少傳媒機構已有一些潛規則,例如部份敏感議題就要以較少篇幅報道,以免「踩紅線」。他憂慮「國安法」實施後情況會變本加厲。

楊健興說:傳媒很清楚報道就是報道,有時可能報道的篇幅會大些、做一些深入的專題;會引述多些但不會全文照刊登。但會不會又觸了雷,變成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呢?

出席同一記者會的記協執行委員陳朗昇說,「港版國安法」最令人擔憂之處,是其製造的白色恐怖會引發自我審查效應。他又舉例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於上周一(8日)在《基本法》頒布 30 周年研討會上的講話,指媒體對國家各種負面報道,「究其本質,是要推翻國家政權及顛覆中共領導」。陳朗昇以《金融時報》馬凱事件為例,憂慮新聞從業員一但觸碰「紅線」就會遭到報復。

陳朗昇說:這些擔心所致的寒蟬效應是很大,可能不用拘捕或即使拘捕後,其實只要有一些主要官員例如張曉明,他只要講一些這樣的言論,其實大家的自我審查、擔憂就會出現。所以整件事對新聞自由威脅很大。未來會是一個艱難時期,希望市民繼續支持新聞界及前線新聞工作者。

對於香港新聞業界的憂慮,記協已於周三(17日)致函全國人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栗戰書,表明反對人大直接為港制定法律。楊健興強調,任何國家都不能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理由, 對合理言論作出限制。若北京堅持立法,記協建議法例內容須符合《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約翰內斯堡原則》,避免對言論及新聞自由等,造成任何損害或負面影響。

楊健興說:「港版國安法」的內容其實很多都觸及到很多敏感部份,影響香港很多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出版的自由,我們認為很多細節要有充分的討論,不應該急於、匆匆忙忙地通過一條錯漏百出的法例,而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將條例草案,在社會上作公眾咨詢。

另一方面,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周一(15日)亦約見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強烈要求人大常委會考慮訂立法例時,必須盡一切努力確保本港言論、新聞及出版自由不受損害及削弱,而新聞工作者不會因正常採訪工作被「以言入罪」。

近年,香港新聞行業界屢受「打壓」,先有「金融時報馬凱事件」、近期再有港台訪問世界衛生組織官員時提到台灣會籍問題,被指是談「台獨」,有違一個中國的原則。而港台「頭條新聞」更因諷刺時弊、警暴等節目內容遭停播。香港最新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第80名,為指數2002年創立以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