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周三(15日)通過決議案,同意委任澳大利亞高等法院前法官祈顯義(Patrick Keane)為香港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意味他將成《港區國安法》生效及海外法官離職潮後,首名加入終院的海外法官。但在會議上,有資深司法任命建議小組委員會委員稱,該委員會雖一致支持任命,但認為鑑於曾有海外非常任法官借辭職企圖抹黑《國安法》,當局必須在司法任命前了解人選背景,尤其曾否發表過針對中國的言論。
今年1月,香港特首李家超接納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建議,任命澳大利亞高等法院法官祈顯義,為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任期3年。立法會大會周三(15日)通過有關任命決議案,任命將於本月內生效,屆時終院將有11名海外非常任普通法法官。根據《終審法院條例》,非常任法官任期可不限次數續任。
會上,身兼資深司法任命建議小組委員會委員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表示,小組委員會一致支持任命,但指以往有個別海外法官透過辭職抹黑《港區國安法》,更有英國個別人士試圖煽動海外法官「拉隊走人」,形容做法「可恥」,認為當局必須在司法任命前了解人選背景,尤其以往有沒有發表過針對中國的言論。
委員建議考慮更多熟悉中國社會價值的海外法官
周浩鼎又建議要減少對海外法官的依賴,增加常任法官數目,而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日後應考慮更多來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其他普通法地區,以及對中國社會價值「更熟悉」的海外法官。
對此,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回應指,有關地區的法律制度與香港差距相對較大,但若有具備頂尖司法及專業才能的合適人選,亦會獲得考慮。
陳國基又指,祈顯義地位崇高、聲譽卓著,在澳大利亞高等法院出任法官長達10年,相信今次任命對終審法院有很大貢獻,亦有助彰顯《基本法》保障香港司法機構依法行使獨立審判權,及維持外界對香港司法制度的高度信心。
祈顯義加入終院消息傳出後 外界曾斥責恐遭港府利用「貼金」
現年70歲的祈顯義,成為終院歷來第4名來自澳大利亞的非常任法官。他過去曾任澳大利亞聯邦法院首席大法官,2013年於澳大利亞司法制度最高級別的高等法院出任法官,直至去年10月退休,被澳大利亞傳媒形容是當地高等法院的「大腦」,經常撰寫主要判辭,推崇澳大利亞憲制下法官可保持中立,而非如美國法官處理政治問題。
不過,祈顯義亦引起一番爭議。自2020年《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多名海外非常任法官離任,包括澳大利亞法官施覺民(James Spigelman)、英國最高法院正副院長韋彥德(Lord Reed)及賀知義(Lord Hodge)等,並批評香港法治情況。今年1月,祈顯義加入終院消息傳出後,外界斥責恐遭港府利用「貼金」。
祈顯義當時向澳大利亞《衛報》反駁稱,明白部分人的質疑,但批評此看法是「短視」,亦是種政治表態,將終院當作政府的政治延伸;又強調經三思後認為海外法官應把握機會貢獻,而非「退場」(vacate the field),「我們要小心避免因憂慮可能被要求做壞事,而拒絕做好事」。
祈顯義又指,雖然有英、澳法官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辭任終院,但提醒仍有其他海外法官留任,相信他們亦深思熟慮過其立場,又透露今次接受任命前並沒有諮詢澳大利亞政府。
記者:李若如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