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學3子黃之鋒、羅冠聰及周永康被改判入獄後,社會爭議不絕;大律師公會2位成員認為,上訴庭的判刑是有理據,而特首林鄭月娥強調,香港不會進入威權法治時代。(戴維森 報道)
大律師公會主席林定國周六(26日)出席電台節目表示,有部分人批評上訴庭改判坐監的裁決滲入政治因素並不妥當,他相信上訴庭是從法律角度量刑,判詞亦清楚交代考慮了被告的動機。
林定國說:「公民抗命」不是法律概念,是一個哲學上的概念,上訴庭是接受認同,是需要考慮3位被告犯案的動機,動機大家都知道是甚麼,不是說不需要考慮。只不過他們認為在這宗案中,因為判刑並不止1 個因素,很多個因素,3位法官就是認為考慮到其他因素,這個動機的因素比重,相對來說不應該太大。
他又指法治是香港重要資產,有關的批評對法官誠信造成很大衝擊。
林定國說:律政司做的,並不是他想做就做,也要法庭考慮律政司所提出的理據,要同意才會有這樣的結果。我們很倚賴法庭的把關,我們其實是在保護或保衛最後把關者的聲譽,不要受一些無理的批評,而削弱大家對守護者的信心和尊重。
大律師公會前主席譚允芝亦在電台節目指,上訴庭判以阻嚇性量刑的理據十分充分;又說如果律政司長袁國強認為,適合透過這宗案件尋求上級法院指引,是無可厚非。而有指律政司長袁國強堅持覆核刑期的說法,對他不公平。
譚允芝說:實際上就算你起初覺得,不會想著有肢體碰撞,不會想著用任何主動出擊的暴力行為,但是人群這麼多,不是說三言兩語可控制,尤其是第二被告羅冠聰,亦有號召叫多點人來,一起衝入公民廣場,其實這些所有證據,在上訴庭潘兆初法官的判詞內已經羅列出來。律政司內部的討論作某一種決定,當然是一個很恆常做的事,我相信律政司不是一個人說了算,因為下面有很多直接參與案件的同事,未必是只有袁司長持不同意見,可能有別的意見。
特首林鄭月娥周六出訪天津之前表示,認同大律師公會主席及前主席就覆核刑期案的說法,她強調,政府不會用法律制度打壓社會。
林鄭月娥說:我不是一個喜歡製造社會矛盾的人,所以近日因為幾宗法庭事件,包括取消九些議員的資格,以及一些對年輕人的量刑覆核,都引起社會的關注。有一些人擔心、批評現在是否進入一個「威權」法治的年代。特區政府會用法律制度,去做打壓或分化社會的工作。我在這裡很清楚、很明確的強調這件事不會發生,亦不是我施政的取向。不會發生因為香港有1個法治精神,及有1個完全獨立的司法體制,並不存在行政機關可以借助法治或法律制度,來做出一些有違法治或者有政治目的行為。
立法會法律界議員、公民黨郭榮鏗表示,大家關注的是,刑事檢控程序的公正問題。
郭榮鏗說:大家只希望整個刑事檢控程序可以做到公平公正,袁國強及譚允芝很清楚這件事,他們掉轉說跟足程序就有權這樣做,是無可厚非,這是非常低層次的說法。
郭榮鏗認為,袁國強應該交代,堅持覆核刑期是否有政治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