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媒體界的消息透露,有親中媒體的廣告部門正接觸廣告商,要求停止向一些言論開放的網上媒體,投放程序化廣告,並向廣告商傳達中央對這些媒體不滿的訊息。有網媒對本台表示,大陸對異見媒體進行扼殺不足為奇,但暫時未有很明顯的打壓跡象。(李弘音 報道)
傳媒界有消息指,有人聯絡廣告商,要求他們把《立場新聞》、《眾新聞》及《Hong Kong Free Press》等獨立媒體,從投放程序化廣告名單上剔除。他形容這是以抽走廣告形式去打壓傳媒,並於香港全面展開。
就此,本台致電這3間傳媒查詢,《眾新聞》總編輯李月華回應表示,他們的廣告量本來亦不多,所以看不出數量上有很大的差別,而且營收本來就不多,所以實際影響不大。不過,她就認為即使中共這樣做一點也不奇怪,他們要顯示一個態度及擺出一種姿態,就是即使網媒只能用這些系統賺取少量金錢,但他們仍然盡量影響。李月華又指現時香港新聞自由度不斷收窄,他們已有心理準備面對將來的情況亦未必會變好,若通過了基本法23條,相信情況會更惡劣。
李月華說:我當然無法百分百求證這個消息的真確,但從過往一路累積的經驗,中方這樣做一點也不奇怪。不過到底有沒有效,我就有點疑惑。因為第一就是你沒有可能全面封殺這類投放程序化的廣告,你只能請一些人不要放廣告,但全世界的廣告也會在這個系統出現,你沒有可能叫全世界的廣告商也不要放廣告。
而《立場新聞》則回應本台查詢時指,其總編輯已向各家有合作的程序化廣告公司平台查詢情況,均獲回覆指暫時未有接獲針對《立場新聞》的要求。此外,《立場新聞》來自程序化廣告的收入亦未見有大變動,表示廣告收入繼續在低位徘徊。不過,過去就有客戶表明因為《立場新聞》的內容取態而拒絕投放廣告。
另外《Hong Kong Free Press》總編 Tom Grundy表示,暫時未有證據顯示消息屬實,而廣告收入亦不是主要來源,他們主要依賴讀者的支持。
香港記者協會前主席麥燕庭回應本台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香港的新聞言論自由比起以前收窄得更嚴重,中方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對香港媒體有過半的影響力。她指出要控制一樣東西,大多是2種方法,第一是控制人,第二是控制他們的資源。以傳媒機構來說,中方過往也會透過抽起廣告或勸喻一些大機構,不要在他們不喜歡的獨立媒體上投放廣告,作為另一種的打壓。她表示雖然這些廣告佔獨立媒體營運成本很低的比例,但中共仍要打壓,是「打擊於萌芽」的狀態,不讓獨立的聲音出現。
麥燕庭說:是其是,非其非的媒體現在變成好像是反對的一方,但其實根本不是。那些媒體只是獨立地按新聞原則運作,但這是不見容於中共政府。因為中共只是認為媒體是宣傳機器,不會認為這是負責監察社會的第4權力。
而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高級講師呂秉權就表示,一般而言,一個傳媒的運作是要靠投資者、讀者、廣告及眾籌等。如果打擊了廣告的部份,相信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因為廣告亦是基本收入之一。他相信若果中共要打擊這些網媒,會用各種方法影響他們,不單是廣告。
呂秉權說:包括網絡黑客的襲擊,什至派人進入傳媒公司,在內部進行滲透或破壞等等。總之(中共)認為要做的事情,他可以用各種方法達到目的,抽起廣告只是其中一範。
程序化廣告即是把媒體購買人員電腦化,後台系統能夠透過自動程序購買版位,並即時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