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拟「共享」器官移植后港取消捐赠人数急升 港府批「蔑视两地同胞血浓于水」
港府正与内地商讨跨境「共享」器官移植恒常化,不少香港市民担忧影响本地器官移植分配,引致近日取消「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数字急升,港府称有关取消登记的数字「不寻常」。
有病人组织表示,对取消捐赠人数增加感到可惜,认为情况反映市民对「中港器官互通机制」存有忧虑及不理解,部分人强烈反抗捐赠器官到内地。
针对公众对「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机制」及「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的关注,港府周一(22日)主动发新闻稿回应。香港医务卫生局表示,卫生署留意到近期到器官捐赠中央名册网站内,取消登记的数字「不寻常」,由在去年12月至今年4月,共有5,785个取消登记的申请,远较过去数字为高,然而其中超过一半的2,905宗取消登记申请,申请人根本从未登记捐赠器官,或属重覆取消,其中2月份单月无效取消登记比率达74%。
卫生署:2018至2021年取消登记申请 介乎266至748个
本台周一向卫生署查询,由2008年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成立至今,取消登记的人数。卫生署周二(23日)回覆,但只是提供2018年开始的数字。卫生署发言人指,由2018年至2021年,每年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的取消登记申请,介乎266个至748个;2022年的有效取消登记人数则为1,068人。另外,发言人又指,于2018年至2022年,每年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的累计登记人数有上升趋势,申请人数分别为297,446人、317,447人、330,764人、343,593人及356,093人。
中央名册自2008年设立以来,登记人数一直持续增长,由2009年的45,150人增至现时超过357,000人,反映器官捐赠受广大市民支持。
病人组织:市民对机制存有忧虑及不理解
香港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周一对本台指,取消器官捐赠人数急升,最直接原因可能与中港器官互通机制有关,但同时新增登记人数仍然录得正增长,难以单凭取消及新增人数来判断本地病人权益受剥削。不过从数字反映,的确多了市民退出器官捐赠计划,除了移民等因素,亦源于对中港器官互通机制存有忧虑及不理解,部分人对于捐赠器官到内地的意欲出现强烈反抗。
林志釉说:因为他们(捐赠者)都不知道,这个机制是如何,有些人可能对国内的捐赠感抗拒,觉得不是他原先的想法,而有退却。其实这可能也影响到,帮香港人的事情,因为他一退出,原先可以救活其他人的器官,本身可能救活香港人,但因为这样退出,这其实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林志釉指出,站在病人权益的角度,器官捐赠不分国籍,惟香港对有关计划缺乏讨论及谘询,未能取信于港人。
林志釉说:配对计划中,会不会有一个很小的比率,(公布)这个器官在香港的名单是完全没有人可以受惠,因此器官可能会在国内受惠到,这都是一件好事。只不过政府如何取信于香港人,机制不会被滥用,或者机制不公平使用,因而导致捐赠者的意欲剥减?
香港遗体器官捐赠率一直高于中国
中港「共享」器官计划令人关注,包括如何确保港人利益受保障。大陆器官捐赠人数比例和意愿都较香港低,国内14亿人口对比香港700多万人口而言,其器官需求不逊于香港,港府如何确保港人利益受保障?
林志釉亦质疑,在国内供不应求下,是否真的有多馀器官捐至香港,「因为国内捐赠者低,所以开诚布公是重要的。」
据国际器官捐赠与移植登记组织(IRODaT)数字,过去10年来,香港遗体器官捐赠率(pmp)由高峰的7.22持续放缓,但一直比中国内地高。而最新数字,香港去年pmp为4.66,高于中国内地的3.63。
港府:个别人士蔑视两地同胞血浓于水
针前公众对「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机制」及「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的关注,港府发言人又指,留意近日互联网上有少数人歪曲器官捐赠的利他奉献精神,宣扬登记器官捐赠者应审视受惠者身分,甚至呼吁他人取消器官捐赠登记,完全违背器官捐赠的精神,医卫局表示遗憾。发言人又批评「个别人士肆意贬损内地与本港建立恒常器官移植互助机制的积极意义,蔑视两地同胞血浓于水及过往各种无私捐献互助,以至内地捐赠器官挽救香港病人生命案例的事实,漠视两地轮候器官病人的福祉,亦曲解国家的器官捐赠及移植的发展和分配制度」。
中国器官移植来源备受争议。去年12月,香港经「特事特办」为一名4个月大女婴芷希完成首宗来自内地的器官移植手术后,香港医务卫生局长卢宠茂随即加快推动将香港纳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今年3月中,卢宠茂曾到访北京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交流,商讨与内地建立恒常器官移植协作机制。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