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復常」後首次遊行被轟「極侮辱」 評論:體現中共新管治模式

2023.03.27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港「復常」後首次遊行被轟「極侮辱」 評論:體現中共新管治模式 《港區國安法》生效以來的首次遊行限制極嚴苛, 除了人數上限100人,參加者更需要佩戴掛頸號碼牌,遊行申請人形容,掛牌限制是極度侮辱性。
粵語組製圖

香港周日(26日)有居民組織遊行,反對將軍澳區內填海,這場針對民生議題的遊行,屬《港區國安法》生效以來的首次遊行。惟遊行限制極嚴苛, 除了人數上限100人,參加者更需要佩戴掛頸號碼牌。遊行申請人形容,限制極度侮辱性,參加者有「被圈養」的感覺。評論形容,這種「鳥籠式」示威遊行,體現了中共試驗的新管治模式,中港兩地打壓遊行示威的做法看齊。 

香港將軍澳都會駅業主委員會周日發起遊行集會,反對該區填海及興建厭惡性設施。期間,香港警方要求每名遊行參加者,須佩戴印有獨立編號的掛頸卡牌,人數上限為100;還要求參加者須遵守《禁蒙面法》的規定,不能佩戴口罩。 

遊行參加者須戴頸牌 申請人:極度侮辱 

遊行申請人之一、將軍澳民生關注組召集人周日表示,這次是2019年社會運動後的首次遊行,認為警方要求他們掛頸卡牌的做法嚴厲,為順利舉辦和表達居民訴求,只好無奈接受。 

陳展浚說:我們明白香港警方因為今次是運動後第一次遊行,所以有很多限制,但我們希望這只是個別事件,告訴他們,香港社會是絕對有能力和平遊行,不需要那麼多條款限制我們。 

陳展浚周一(27日)再在電台節目表示,這次遊行限制可謂「史上最嚴厲」,他透露自己於3月7日提交申請,前後交過兩份表,與警方開會不少於7次。 

他指警方針對遊行的限制措施荒謬及極度侮辱,更形容戴頸牌感覺似「猶太人戴臂章」,參加者有「被標籤、圈養」的感覺,而且在沿途有人加入遊行乃正常的事,不明白為何要禁止;若日後再有類似的規限,不會再辦遊行。他又期望,透過遊行突顯香港現時的荒謬。

港警施加的遊行限制備受爭議,外界批評是打壓《基本法》所保障港人遊行集會的自由。 

評論:港人「鳥籠式」示威遊行 體現中共試驗的新管治模式  

時事評論員桑普周一對本台指,香港打壓遊行集會的做法更趨向大陸,雖然港警批准今次遊行,卻諸多限制,包括用膠帶及號碼牌,體現中港兩個地方「看齊」,並反映了中國共產黨試驗的新管治模式,而這種「鳥籠式」遊行示威,只能按官方可視見的方式進行,這些遊行限制預料日後會成為通例。

桑普說:就像饑餓遊戲,基本上每個區,每個人有號碼,基本上讓全世界看到,這樣的遊行已經去到一種荒謬的地步,起碼讓全世界看到香港有幾荒謬。最後這種情況更可笑、更悲涼,本質與中國已經沒有分別,是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中「不得中途加入」的這一點放進去,成為限制條件之一,很多時這是前所未聞,掛號碼牌、用膠帶圍住整個隊伍,這是在執行「不得中途有人加入」。 

評論:香港專政極權情況 比大陸一線城市嚴峻

桑普指,中港兩地一樣,民眾遊行示威後,都會有秋後算帳的風險。不同之處是香港與大陸相比,管制更嚴厲,遊行難以成型。 

桑普說:與很多(大陸城市)比,其實比香港極權的情況是更嚴峻,去做任何事都要套進那種「養豬」的方式去處理任何事,中國有些人跳出來非法集會遊行示威,如果在香港就立即拘捕、立即棍棒、拉回警局,是不可能形成(示威),中國很多的城市如河南示威,都持續僵持了整晚,才被禁止,當然最後也是秋後算帳,香港都是一樣。 

監警會:警方有自己考量 

針對遊行限制,港警表示,在接獲主辦方舉辦活動的通知後,會就活動的目的、性質、參與人數、過往經驗及最新形勢等因素,作全面的風險評估,並採取相應措施處理有關公眾活動。 

香港監警會成員陳錦榮周一在電台節目上回應事件,認為執法部門要求以膠帶分隔遊行隊伍與傳媒並無問題,警方有自己考量。他又認為掛號碼牌可理解,但不必認為今次安排會套用到所有遊行。他指,監警會是次並無討論需要到現場視察,但如果日後對審視投訴執法部門個案有幫助,一定會考慮。 

今次是《港區國安法》生效近3年以來,香港公民社會首次舉辦遊行。香港婦女勞工協會原擬3月5日舉行爭取婦女權益遊行,獲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原本可望成為香港疫情後第一場遊行,但在遊行前一晚突然宣布取消。 

記者:董舒悅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