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科保留但教材須送審 民主黨請願堅持反洗腦

0:00 / 0:00

在香港,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周二(22日)就通識科的檢討提交最後報告。報告建議要查閱已經出版的通識科教科書,及考慮將教科書納入課本送審機制;民主黨到政府總部請願,表明反對「洗腦教育」,認為通識科教材必須因應時事而制訂,不可能事前送審,亦不應進行政治干預。(李智智 報道)

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周二向教育局提交檢討報告,就高中通識科去向等提出建議。報告提出,維持高中課程4個核心科目的安排不變,通識科繼續必修必考,建議縮減課程內容,容許學生可以選擇不進行獨立專題探究 (IES),轉為延伸和選修部分,並將筆試與IES的評級分開匯報,可望即時推行;建議要查閱已經出版的通識科教科書,及考慮將教科書納入課本送審機制;支援學校領導層加強自我檢視、內部質素保證及問責機制,以保證教材的質素。

另外,專責小組建議檢視中文科的評核模式,可考慮刪減、精簡或合併說話和聆聽卷。英文科方面,專責小組建議進一步精簡校本評核安排,並檢視如何在寫作卷更有效評核選修部分。專責小組亦建議維持「3322」成績作為大學收生的一般入學要求。

教育局表示,會仔細研究報告內容及考慮社會各界人士意見,審慎進行後續工作,有任何涉及課程內容或考評的改動,當局會按既定機制與課程發展議會、考評局及其他持份者跟進。

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通識科被政府和保皇黨斥「教壞年輕人」,成為重點「處理」對象。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及3名區議員,趁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周二(22日)通識科的檢討提交最後報告到政府總部請願,他們手持標語,高叫口號,要求教育局繼續保留通識科「必修、必考」,亦不需重大改變目前評分制度,有教育局代表到場接信。

黃碧雲提到,通識科自2009年一直為必修科,屬當時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以擴闊學生的知識面,惟在政局動蕩下,政府和建制派卻欲「打倒昨日的我」,將年輕人上街認定為教育出現問題,妖魔化通識科「教壞年輕人」。親政府智庫的團結香港基金倡議將通識科改為純以及格與否評分,更建議科目的作業簿需要送審,她憂心政府正為長遠要「殺科」而鋪路。

黃碧雲說:不要胡亂「殺科」,或將通識科的評分制度改革。對於(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指不應將未有定論的政治議題放入通識科,我們是反對。我們要學習教育的真義,不是只「灌輸甚麼,學生就接受甚麼」,就因為課題有爭議才有學習價值,就因不清楚是非黑白,才需要討論清楚。

另外,民主黨認為,通識科教材必須因應時事而制訂,不可能事前送審,亦不應進行政治干預,刪減內容無助學生了解重要事件始末及多角度思考,又強調通識科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尤是分辨是非和現時網絡充斥假新聞。他們呼籲政府勿扼殺通識科發展,應就課程內容充分諮詢業界。

早前多間出版社公布最新修訂的高中通識教科書被揭發在「自願送審」後多刪減或修改涉及公民抗命、三權分立等內容,其時就已引起教育界和教協抨擊,認為有關修訂有「政治審查」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