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未見消停,但不少國家已進一步放寬防疫限制措施,不過香港則與國際社會背道而馳,港府表明,將進一步收緊防疫限制措施等。國際企業高層紛紛離港,經濟復蘇似乎遙不可及。反觀新加坡,雖然社交限制措施放寬後,確診數字持續攀升。但值得留意的是,大部分均是無症狀或輕症患者,就此,新加坡政府仍維持2022年經濟增長的預測不變。有學者認為,香港現時是自製劣勢。
香港周二(22日)新增6211宗確診個案,過去24小時,再多32名新冠患者離世。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周二表示,32名死者中,有最少27人年過60歲,幾乎全部都有長期病患,大部分人無接種疫苗。疫情至今有350人在公立醫院離世,另至周一(21日)累計確診個案共有60,363宗。
疫苗接種方面,香港現時已有76%人口接種了兩劑新冠疫苗,超過140萬人已接種加強劑。
港府直接延長防疫限制措施至 4 月 20 日
疫情未有平穩的跡象,香港新一輪社交距離措施將於周三(23日)屆滿,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二(22日)見記者時說,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包括晚市禁堂食,將直接延長至4月20日,不再如往常般14天檢視一次。她亦指,將再收緊午市堂食每枱人數及戶外戴口罩規定。另外,全港中小學幼稚園提早至3到4月放「暑假」。
林鄭月娥說:這將是對業界非常不好的消息,但我希望他們明白。現在去到關鍵時刻,我們不得不採取這個措施。
目前,髮型屋、酒吧、美容院、健身中心、遊樂場所等17類處所須關閉;限聚令限定2人,餐廳晚市禁堂食、並分類別限制人數,例如只有當所有食肆員工均已完成接種新冠疫苗,至少三分二顧客接種一劑疫苗,同時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每枱才最多可坐4人,其餘類別只能2人一枱。各行各業近乎「停擺」,而港府再要求2月24日起,市民須持「疫苗通行證」才能進入23個表列處所,包括餐飲處所、商場、百貨、街市等,意味這些地方的人流將進一步大減。
港「清零」政策嚇跑外企
事實上,港府的「清零」政策,已影響香港經濟,不少外企已暫時撤離人員,包括國際連鎖酒店集團文華東方、全球第二大烈酒與紅酒商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及投資銀行花旗均傳出高層撤港的消息;當中有報道更引述文華東方行政總裁James Riley指,香港嚴格的防疫措施,令香港變成被孤立的城市,甚至是個「差勁」的工作地區。
大和日前發表報告亦預計,香港未來24個月資金外流規模可能超過1,0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在2022年度發生,而香港2021年已錄得48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出。另外,又將香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2.9%降至1.8%,但維持2023年增長2.5%的預測。
羅家聰:香港是自製劣勢
香港經濟學者羅家聰周二對本台指,若香港堅持「清零」政策,只會令更多商店、企業倒閉。他說,即使現時嚴謹的防疫限制下,確診個案仍未見有回落的跡象,認為應視乎成效再對症下藥,才決定是否繼續推行該措施。他指現時香港是「自製劣勢」,外資撤離不無道理。
羅家聰說:不應該輕視,但問題是你怎樣對待流感,是否也應該差不多同等地對待這件事?例如流感死亡率也很高,但你會否因為流感而這樣圍封?問題是你做一件事也要考慮,因為政策是一整套,對於這種病毒或另一種病毒是否對等看待,這個很重要,但他現在不是。不是的時候,外資看上來,為何他們走其實不是無原因。他看到你做事不可理喻,怎樣在此生活及營商?大家會開始問這些問題。你(政府)喜歡封便封,當然你喜歡做甚麼也可以。
多國確診數字未回穩 惟進一步放寬防疫限制
反觀國際方面,多國已表明將進一步放寬防疫限制措施,決定「與病毒共存」。
以人口比香港還少的新加坡為例,近期確診數字單日過萬宗,比香港更嚴峻。新加坡至周一(21日)累計596,261人確診(香港為60,363宗),952人染疫亡。;與上周二(15日)的數據比對,短短不足一周,便有98,264宗確診。
不過,新加坡則由「清零」政策到「與病毒共存」,即使現時疫情嚴峻下,仍逐步放寬防疫限制。早於去年11月,已完整接種疫苗者最多可5人一組到餐廳內用餐。近日新加坡衛生部再宣布,自本周五(25日)起,再有新一輪措施,除了口罩令不變、社交聚會由每個家庭每日只可接待5名客人,改為每次最多5人;3月4日起,宗教服務、商務活動、記者會、喪禮、婚宴、需要戴口罩的課堂等指定活動的人數限制將解除,改為按舉辦場地容納量計算可參與人數;另外亦放寬入境限制,從香港等地入境、已接種疫苗人士免除隔離限制。反觀香港,現時即使有接種疫苗,但限制人數及措施則愈縮愈緊。
新加坡確診個案再次飆升 但死亡率低
雖然新加坡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後,確診數字持續上升。但值得留意的是大部分均是無症狀或輕症患者。新加坡衛生部最新數字顯示,過去28天內共有273,580人確診,但99.7%是無症狀或輕症,0.03%人死亡。
截至周二(22日),新加坡約545萬的人口當中,已有91%人口完成接種新冠疫苗,66%已接種加強劑。
新加坡維持經濟增長預測 去年第四季 GDP 按年增長 6.1%
經濟方面,雖然新加坡近期確診數字單日過萬宗,不過新加坡政府維持2022年經濟增長3%至5%的預測不變。新加坡貿工部數據亦顯示,去年第四季GDP按年增長6.1%,略高於5.9%的初值,但低於市場預期的6.2%增長。
新加坡財長黃循財周二表示,已證明抗疫戰略有助新加坡恢復正常生活,更表示新加坡有自信可應對Omicron浪潮。
另外,英國、韓國、日本等地雖然疫情仍然嚴峻,但亦陸續放寬部分防疫限制措施。例如近期單日新增確診約3萬多宗的英國,周四(24日)起解除英格蘭地區所有防疫限制,包括不再強制對新冠患者進行隔離。
港府已推出第6輪防疫抗疫基金,涉約270億,支援受疫情影響的人士。而周三(23日)將推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政府將採取甚府措施挽救經濟,值得留意。
記者:淳音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