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一項針對兩岸政治人物民望調查顯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評分再創新低只得約40分,比起多名前任中國領導人及現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還要低。前中國總理朱鎔基繼續穩於榜首。學者分析,結果反映港人懷念逝去的歲月。另外亦有指李克強的職權有限,但最近在水災、疫情中的表現得到了公眾的認同。(文海欣 報道)
香港民意研究所周二(4 日)公布最新兩岸政治人物民望調查。結果顯示,在十大兩岸政治人物中,習近平的評分再創新低,只有40.7分。
民望最高仍是過去9年連任榜首的前中國總理朱鎔基,評分是61.6分,比上次調查還要高出2.6分。排名第二就是連任當選的台灣總統蔡英文(57.6分),蔡英文上次調查中的分數創2011年新高,今次分數沒有變化。緊接其後的就是中國前總理溫家寶(54.4分)、前國家主席胡錦濤(51.1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6.4分)、前國家主席江澤民(46.2分)、台灣前總統馬英九(45.9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0.7分)、高雄前市長韓國瑜(24.6分)及台灣前總統陳水扁(23.1分)。
李克強同樣作為在任的中國領導人,但評分還要比習近平高。北京清華大學政治系前講師吳強周二接受本台訪問時分析,總理做「好人」是中共管治的一貫手法,李克強雖然職權有限,但過在在水災、疫情中的表現達到了公眾對領導人的期盼。
吳強說:(李克強)在嚴重分權的情況下,抓經濟、民生,而且在困難的情況下,無論是「武漢肺炎」還是華南洪水,今年發生這兩件重大的事情,李克強都能夠克服相當大的困難出現在現場視察、解決問題。我相信公眾對一個領導人所期待的他都做到了。
資深中國新聞工作者、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同日對本台指,過去的民調亦出現李克強比習近平高分,但今次可見兩者差距拉大。呂秉權相信與疫情有關,因為親自指揮部署的是習近平。呂秉權又認為,目前中國內外交困,習近平高度集權,因此成為眾矢之的。
呂秉權說:在整個中國政治,在習近平定於一尊的主導地位下,總理就是虛化的人。當中國有各種問題時,而沒有很大功績時,要怪罪人通常就認為整個政局主導在習近平身上。
在2018年7月,習近平民望在有關調查中仍保持排名第二,但自從港府推出《逃犯條例》修訂後,不但動搖了港府的管治,習近平的評分亦急轉直下,跌至47.1分,而今次再跌至40.7分,創2008年有調查以來新低。作為中國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其分數卻被對岸的蔡英文拋離,相差16.9分;排名亦低於多位前中國領導人。
香港民研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認為,調查結果反映港人對現時中央的管治方式感到不安、反感。
鍾劍華說:評分階段中的十位政治人物中,其實有六位是國內政治人物。六位中、習近平分數最低。除了李克強,幾位都已退下來。似乎香港人都好懷念逝去的歲月,對於現時處境的不滿都在今次評分流露出來。
吳強分析,「反送中」運動成為關鍵的轉捩點,北京與香港關係惡化是習近平民望下跌的主因。習近平民望的戲劇式下跌反映了中央在處理香港問題上失當,相反蔡英文借此贏得了總統選舉和香港人的民望。他又認為,習近平的低民望不是那麼容易扭轉。
吳強說:這種高的民望、高的支持率其實是表明香港民眾至少在「反送中」條例前,對中央還是有相當的信心,特別是對北京在過去8年的個人極權的政治變化,其實也相當的不敏感。但「反送中」掀起後,習近平的民望就發生戲劇性下跌。我相信在民望上看出變化主要並不是香港民眾的態度發生變化,而是北京當局處理問題的失當。習近平處理的失當同樣令香港民眾失望。
近日,網上瘋傳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一個會議上,在宣讀參加儀式官員的姓名時,特別為國家主席習近平留有「拍手位」,但到介紹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時,卻在李克強起身後直接讀出下一位的姓名,令李克強相當尷尬。外界議論紛紛,認為習近平與李克強的矛盾已經表面化。
另一方面,朱鎔基雖然已退位十多年但仍多次連登榜首,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鍾庭耀相信是因為朱鎔基「放手」讓港府管治,衷心希望香港能「搞得好」,因此其形象較受港人歡迎。
香港時事評網員劉銳紹則對本台指,朱鎔基顯示出一種不一樣的領導風格。但在習近平領導下,其他人不多曝光機會讓大眾認識。
劉銳紹說:再出一個朱鎔基這樣的領導人的機會不大。一來習近平要唯我獨尊,其他人沒有曝光、表現自己的機會,即使有都已經被習近平按了下去。
香港民意研究所每半年一次調查港人對兩岸政治人物的認知;而調查會先請受訪者說出最多10名最熟悉的兩岸領導人,首12位最多受訪者提及的將會被納入評分調查,然後進行評分。
今次調查在上月20-24日進行,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形式,訪問對象為18歲或以上講粵語的香港居民,分別對514名及510名市民就兩岸領導人的知名度及評分作調查,並按照香港政府統計處提供的統計數字以反覆多重加權法調整。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