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學「圍城」踏入第4日。截至周二(19日)晚上11點,共有800多人「自願」離開。當中近300人未滿18歲。天主教香港教區輔理主教夏志誠、港大校長張翔等,深夜時份抵達理大校園,希望與留守的學生對話。新任「警隊」一哥鄧炳強晚上到理大外視察,香港傳媒拍攝到,多名防暴警員一度走入校園範圍搜查。夏志誠主教表示,留守的年輕人有心意堅決,甚至對輕生也沒所謂,他勸諭年輕人「留住青山」。(潘加晴 報道)
理大「圍城」事件踏入第4日,留守校園的示威者人數已經大減,但仍有部分人堅持死守,希望外界增援。一名全身黑衣的留守者,周二(19日)傍晚在李嘉誠樓與學生會地點之間的空地排出「SOS」,希望向國際發出求救信號,呼籲外國幫助香港人處理正面對的人道危機。
凌晨時份,港大校長張翔在法律系講師張達明的陪同下到達校園。張達明表示,希望學生有機會與張翔談話。在尖東,則有百多名香港市民聚集聲援。至於校內留守抗爭者的數目,相信仍有過百。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周二(19日)下午曾表示,目前校內仍有約300人,理大方面要求警方不要進入校園。而校園內20多名義務急救員,在晚上10點由理大正門離開。警方深夜發布的統計表示,截至周二晚上11點,近800人離開理工大學,正接受警方調查。當中近300人未滿十八歲。
天主教香港教區輔理主教夏志誠,一日前(18日)曾被拒進入理大;19日晚,他與牧師袁天佑夫婦順利進入校園。夏志誠對香港傳媒表示,「留得青山在,哪怕無柴燒」,希望幫助年輕人看長遠一點,讓事件和平解決。
在晚上8點幾,10多名示威者曾經嘗試從理大正門逃離,隨即被防暴警察追捕,期間傳出多下槍聲,示威者折返校園。到了晚上11時左右,大約10名蒙面示威者,從理大正門跑出,立即全部防暴警察制服。
在理大留守兩日的其中一名急救員Zoe(化名)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現時留守在學園的人士減少,加上救援物資不足,考慮到自身安全,決定離開理大校園。
記者︰你在邵逸夫樓急救站,處理過多少傷者?
急救員︰我過去兩日所見,大約200人。有些時間我在休息,就不太清楚,我們要輪班,但無論何時都會有傷者。
記者︰主要是甚麼傷?
急救員︰多數是出血,嚴重甚至有骨折等。
記者︰甚麼原因受傷?催淚彈?橡膠子彈?
急救員︰有些(案件)是,主要是外傷,皮膚損傷、骨折等。但亦有本身是長期病患者,有糖尿或高血壓等,感到身體不適。
記者︰現在留守在理大有多少義務急救員?
急救員︰我們在邵逸夫樓急救站的急救員已決定全部離開。
記者︰現在等候民主派議員安排協助?
急救員︰對的。
記者︰是否擔心離開時會被拘捕或登記?一日前已有救護員離開時被警方逮捕。
急救員︰這個會同議員再商量,但我們暫時的的決定是無論如何先離開。離開之後的事情,我們之後再決定,會同議員商量。
記者︰目前學內情況怎樣?是否沒有足夠的水和食糧?
急救員︰現在的物資不足,不能支持我們的救援工作,我們都要保障我們自身的安全。第二就是我們眼見,(留守)人數及衝突減少,已平靜下來,無需要再留守。
據《立場新聞》報道,晚上10時理大Z座內,有多名防暴警察進入校園搜查。防暴又一度截查記者,警告可能會因暴動罪及阻差辦公被捕。警察公共關係科就強調,以「和平方式」及「靈活彈性」的原則解決事件。呼籲仍留在理工大學的人士,和平有序地離開,並承諾會受到公平對待。
一直留守在理大校園內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就對傳媒表示,經與仍然留守的人士接觸後,有幾十人決定稍後會離開理大,但強調留守校園並無違法,不會自首,會堂堂正正離開,如警方作出拘捕,他們不會反抗。許智峯相信自己離開理大都會被拘捕。許又稱,有人仍堅持留守,他們強調警方無權闖入校園,留守校園亦無違法,若警方進入校園將他們拘捕,他們亦不會反抗。
警察公共關係科在周二下午3點公布,一共在理工大學及附近地區拘捕及登記約1100人。其中19人被控周一(18日)清晨在漆咸道南與暢運道交界暴動,19人年齡介乎16至29歲。有被告在庭上投訴,遭蒙面警恐嚇「帶去新屋嶺雞姦」,主任裁判官稱會記錄在案。案件押後至明年2月10日再訊,11人獲准保釋候審。另留院6人則押後至本周五(22日)再提堂,其間還押警方看管。醫院管理局表示,截至周二下午五時,涉及示威活動而受傷的人數有235人,年齡由13至67歲,其中1名男子情況危殆,12人嚴重。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