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再推樓市“辣招”旨打擊投資意欲

0:00 / 0:00

香港政府近日再為樓市“加辣”,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指,新措施並非要令樓價下跌,而是要針對投資意欲;打擊樓價唯一辦法是增加供應。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可能會以法例收回棕地發展。(戴維森 報道)

政府日前再推樓宇買賣印花稅“辣招”,1份合約購買多伙的交易,一律要繳交15%印花稅。而“加辣”後有新盤開售,折實平均呎價高達 3 萬元,仍然賣出九成幾的單位;而近日的居屋申請亦超額40多倍。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周六(15日)出席電台節目表示,市場上有誤會、或有人故意錯誤解讀,其實推出相關措施的目的,並非打擊樓價,而是為市民真正的置業,壓抑投資意欲。

張炳良說:我們從來沒有說過這樣做之後,樓價會下跌。樓價是否下跌視乎供求的情況,如果需求,就算是永久性居民首次置業或者購買時沒有其他物業,這種需求是非常剛性的,仍然在供求規律下,樓價是不會受影響的。

他表示,去年底推出15%住宅印花稅後,購買物業作為投資的本地居民數字,已由約30%跌至6%。張炳良表示,要令樓價下跌,只有持續增加供應,但現時社會把持不定,在多個地區想興建房屋都有困難,社會決心不足。

張炳良說:現在很可惜的是,當整個社會都很關心樓價高企、租金高企,但去到增加供應,整體社會決心不足。我們推很多房屋項目,很多區都很困難,有些人說這個原因、有些說環境、有些說密度太多了、有些說交通很擔心有影響,太多不同的原因令很多項目推遲或者難以推動。當社會感覺到這類房屋項目在推展方面很困難的時候,市民都有一種心態,是否供應不夠,不夠的時候就快些買了再說。

張炳良又說,房屋公私營供應6比4的比例,是平衡需求,無意作出改變,而若大幅減少私營房屋供應,可能令樓市更加瘋狂;不過他指可以考慮將部分私營房屋用地,轉作興建公營房屋,靈活調動土地以應付短期需求。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六出席電視台節目指,樓市“辣招”是要協助有需要的市民置業自住,他指一次又一次“加辣”,但樓價繼續上升,投資者因應政策的入市手法層出不窮。他亦認同,打擊樓價始終要靠增加供應。

政府近日建議為有工商業務的農地提供較高賠償額,陳茂波指這正正是為收“棕地”建樓鋪路。

陳茂波說:我認為解決未來土地供應問題,收“棕地”是別無他想。我不可以為滿足他(地主)要求,令我(政府)收地較容易,我便把公帑派出去,沒可能的事。我們定一個合理價格後,我們引用法例(土地收回條例)來收地。用法律所賦予我們的公權,去做社會要我們做的事。

另外,張炳良在電台節目亦提到高鐵香港段的“一地兩檢”安排,他指現時仍與內地相關部委商討,形容雙方都“心急”,希望盡快落實。不過他認為並非技術問題,而是涉及政治信任問題。

他指出,如果在西九能做到“一地兩檢”,可以強化香港作為區域性運輸樞紐,中央政府亦支持。所以無可避免要在西九總站劃出1個地方指定為內地口岸區,給內地人員按內地法規執法,雙方正就有關法律問題反覆討論。他表示,雖然未跟港鐵簽訂營運權協議,但政府會將高鐵交由港鐵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