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記聯憂中國加劇打壓媒體
2017.01.20
中國新聞自由空間日趨收窄,國際記者聯會發表的2016年中國新聞自由報告,指過去8年共有68位傳媒工作者,曾經或正被中國當局扣押,單是去年已經有17位;香港媒體在報道中國新聞時,有與中國當局合作的傾向。銅鑼灣書店事件中,有媒體為接觸被扣押者,願意傳播被扣押者強迫招供的片段,成為官方喉舌。聯會擔心中國對國內外媒體的打壓會加劇。(李萊 報道)
這份報告提到,自從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初提及“所有黨媒姓黨”,內地媒體言論空間收窄,“炎黃春秋”等敢言媒體被接管、暫停或關閉,同時網上言論空間亦被扼殺,減少媒體的多樣性。報告提到,5名香港記者在廣東烏坎村採訪時被捕事件,顯示境外記者在中國採訪的難度增加。
國際記聯亞太區代表胡麗雲表示,過去1年來,中國政府愈來愈有技巧控制媒體,單方面未經諮詢就訂立框架,將審查責任由官方轉移,譬如制訂《網絡安全法》,要求網絡商儲存使用者資料供官方檢查等。
胡麗雲說:將責任推向商家身上,又或者前線工作者上,但他們面對自我審查的壓力,將不好的形象放在個別人士或機構,而非官方身上,這個明顯是愈來愈熟練採納的技巧。
報告又提到,香港媒體在報道中國新聞時,有與中國當局合作的傾向,忽略報道異見人士的聲音。胡麗雲特別提到銅鑼灣書店事件中,有媒體為接觸被扣押者,願意傳播被扣押者強迫招供的片段,損害新聞專業,成為官方喉舌。
胡麗雲說:在2016年國際記者聯會發現令人擔憂的事態發展是,有幾家香港媒體願意傳播被扣押者的強迫招供,以取得所謂優势與被扣押者接觸。被扣押者中更有1名媒體工作者,似被中國國家安全部人員由香港綁架回大陸。我們相信與中國當局合作是對專業操守的嚴重背叛,侵蝕了獨立監察權力的信心。
報告敦促香港政府採納去年申訴專員公署,就網媒採訪的裁決書,公平對待網媒。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總幹事區美寶接受本台訪問時,認為香港政府不確認網媒的運作,做法落後,亦影響新聞自由。
區美寶說:最可惜是香港政府不承認或不確認香港媒體的運作,譬如一些政府發布會,他們不會拿到通知,這方面香港政府是比較落後。就算傳統媒體在網上亦有平台,你如何不通知或容許這些媒體進行採訪,其實這構成新聞自由的障礙。
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接受本台訪問時分析,習近平將網絡安全升級國家安全層面,內地對網絡的言論自由管控只會更嚴,不利發掘新聞。
呂秉權說:整個互聯網管制、言論空間明顯收窄,以前我們仍可發現內地的社交媒體或新聞網站,間中有人可以就社會事件評論或報道,但現在發現找這些新聞愈來愈靜,整個環境,按內地記者所稱是死氣沉沉,不少敢言的人都被收聲。
呂秉權認為,過去1年內地媒體的管制愈來愈緊,對敏感的報道相當忌諱,難發揮傳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