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監警會早前聘請5名海外專家,協助審視香港警方在反修例示威中的行動。國際專家小組周三(11日)發聲明指,認為監警會缺乏足夠權力完成調查,已決定請辭。但監警會卻否認他們是辭職,表示這個小組「階段性工作」已完成,認為他們只是「暫時退出工作」。(黃樂濤 報道)
國際專家小組周三(11日)發聲明指,在審視反修例示威時,監警會的權力有限,包括未能傳召有關證人或迫使警員提供證據,認為監警會缺乏權力及調查能力,以滿足市民的期望,專家小組最終無法與監警會在調查工作上達成協議,所以決定請辭。
監警會主席梁定邦回應指,由於小組的階段性工作已完成,所以先行退出,不認為他們是辭職,又表示小組成員已向監警會提供意見作下一步推進,成員亦願意日後再作討論。
梁定邦說︰我不覺得這個是辭職,現在首階段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做搜證的工作,他們(國際專家小組成員)來了兩次,兩次都頗有用,都說給我們聽他們的想法,我原本希望作很多的建議,但在這個階段裡未必作出很多建議,所以專家委員會,他們覺得暫時來說,只是提供事實,你(監警會)自己先做,下一步你做完以後再討論。他也非常願意商討問題。
他又指,目前監警會收到約500宗投訴,將會作階段性報告,令公眾明白投訴內容。而首階段報告,估計只可涵蓋至7月1日的事件,未必做到涉及新屋嶺及元朗8.31事件的投訴。
對於外界指監警會並無調查權的爭議,梁定邦指,不覺得目前調查權方面有很大的不足,而在取得資料方面各個部門都有響應,而警方亦有配合調查。他亦認為調查的權力愈多愈好,又指目前是時候改革監警會,但他卻沒有具體想法。
而監警會副主席、立法會議員謝偉銓亦重申專家小組不是請辭,又稱小組成員只是協助監警會撰寫報告,提供意見,他形容專家小組的工作在這階段暫告一段落。監警會現集中人手撰寫報告,然後提交特首及公布,預期報告可在下月完成。
監警會在聲明中未有回應是否收到專家小組正式請辭,表示上月至今共3次與專家小組開會,聽取他們的意見及檢視工作進展。由於首階段報告主要是陳述事實,會慎重考慮專家小組建議,在完成首階段報告後,根據需要再協商之後的安排。
而香港政府發言人則表示,將密切關注監警會的審視結果,並會仔細研究所有建議才決定跟進行動,強調會慎重考慮專家小組的意見,特首及警方會全力配合,並會提交公正、反映事實的報告。
民權觀察成員王浩賢對本台表示,國際專家小組亦明白監警會根本未能對警方作出全面的調查,他們不想被香港政府利用,來掩飾警方的濫權問題,所以才作出請辭,他希望藉着這個事件,令到港府正視問題,盡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王浩賢說︰專家成員不想讓香港政府或監警會借用了他們的名譽或誠信,說給公眾聽或外國社會聽,香港其實已經妥善地處理了警察暴力的濫權問題,好明顯現在專家組劃清界線,亦都發出一個好清楚的信息,應該盡快就着現時公眾對警察暴力的質疑及指控,透過一個有調查權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去進行檢討及全面調查。
民主派會議召集人陳淑莊表示,國際專家請辭令香港國際聲譽受損,亦足以證明監警會存在問題,她指無論監警會的報告及成立獨立檢討委員會,都不是回應民間的五大訴求,呼籲特首林鄭月娥不應再混淆視聽,促請政府不要再拖延時間,應立即回應五大訴求,盡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陳淑莊說︰整個國際專家小組決定「跳船」,這個很明顯是摑了林鄭月娥一巴,也對即將出的中期報告,很明顯投了不信任票。
監警會於今年9月初公布聘用5名國際專家,協助監警會審視近日香港示威活動中的警務工作及程序,預計在下月初向特首提交及公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