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倡「刀口向外」限制港人回港醫病 移英港人:班人係咪傻架

記者:衛斯、淳音
2025.01.08

立法會民建聯等多名議員,提出醫管局就診等服務設立「離港限制」,以篩選曾經移居海外的港人,限制使用醫管局的服務或另設收費。不過,工聯會的鄧家彪就擔心,「離港限制」會影響醫療券資助長者到廣東省接受服務。醫務衞生局長盧寵茂也質疑,如何把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的人當作「外人」。

2019年後,據港媒《集誌社》 統計,有約29.6萬港人移居海外,並以英國、加拿大、澳洲及台灣為主。民建聯梁熙周三(8日)在立法會提出口頭質詢,建議限制海外港人回港使用資助公營醫療服務,梁熙:「(當局會否)為所有福利政策和資助公營服務,都設立離港限制,以避免已經移居海外人士繼續享有這些福利服務。」

醫務衞生局長盧寵茂:「醫管局暫時沒有意思要求所有持有香港身份證、合資格的人士,每次就診時提供居港日數資料,並由此確定是否回流醫病,並限制他們使用服務。」

不過,梁熙不同意局長的說法,更將移居海外港人稱為「外人」:「現在社會討論財赤,不少聲音走去討論削減長者$2元乘車優惠,對於自己人非常嚴苛,對於外人就非常慷慨,津貼他們回來香港醫病,食窮特區政府,所以我想問一下,當局可否刀口向外,讓一分一毫公帑都用在香港市民身上,而不是用在移了民的人身上?」

民建聯議員梁熙將移居海外港人稱為「外人」,提議限制他們接受醫管局的服務(立法會直播截圖)
民建聯議員梁熙將移居海外港人稱為「外人」,提議限制他們接受醫管局的服務(立法會直播截圖)

盧寵茂指難釐定有效身份證者是「外人」

選委界陳凱欣:「回流醫病沒有數字,不代表不嚴重、不代表沒有存在,只不過是當局沒有數字。」

她與民建聯陳克勤建議部份已提取強積金離開的港人,限制使用服務,及在醫管局看病另設收費。不過,盧寵茂強調公共醫療,與其他「派錢」福利不同,只要有有效身份證就會提供服務,更質詢「外人」的定義:「怎樣釐定持有香港身份證的人,是一個外人,特別是用『刀口向外』我覺得是重了一點,我們都是希望照顧好曾在港的市民,可能他們離開了香港。」盧寵茂又重申每次詢問病人居港日數,對醫護人員及香港市民不利,強調公營醫療制度是香港優勢及安全網。

醫務衞生局長盧寵茂質疑,如何把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的人當作「外人」。(立法會直播截圖)
醫務衞生局長盧寵茂質疑,如何把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的人當作「外人」。(立法會直播截圖)

鄧家彪擔心反影響在廣東居住港人

有移居英國的港人陳太(化名)認為不公平:「我現在只是在英國居住,不是不回來,我自小在港出世,之前我一直有交稅,都是我們建立出來的,這班議員是否傻的要收我們錢。」

事實上,公帑真正資助港人離港接受醫療等服務,早在前年已出現。當局擴大長者醫療券範圍,不單可在港大深圳醫院使用,更擴至深圳龍崗的社康服務中心,去年8月,更擴展至廣州南沙的中山大學其附屬醫院、東莞巿的醫院等。連工聯會鄧家彪就擔心設「離港限制」,會令這批受醫療券資助長者到廣東省灣區醫療養老的人一併受到影響,與工聯會推動的「灣區養老」有所矛盾。

編輯:李榮添 網編:程皓楠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