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對於11名中港官員被美國制裁反應強烈,嚴厲批評「所謂」制裁行動。發言人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她本人名義和代表各位被針對的同事回應表示,維護國家安全是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不僅是為了750萬香港市民,更是保護14億內地同胞的生命安全及利益,無懼任何威嚇。
發言人又譴責美方公開官員的個人資料,指此等差劣的行徑等同國家級認可的『起底』行為,嚴重侵犯私隱及危害個人安全,保留採取任何必要法律行動的權利,會全面支持中央政府採取反制措施。
而中聯辦發言人就表示,堅決反對和對抗錯誤責任,指絕不會畏懼任何蠻橫霸道,如果美國認為所謂制裁就有助於中國人妥協退讓,「那他們是弄錯了時代,打錯了算盤,枉費了心機。」發言人指中方已多次糾正嚴正立場,香港事務是中國內政。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國,恐嚇和威脅嚇不倒中國人民。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回應時指, 美方的制裁只針對個別人士及其資產,又公開他人資料,手法單向及不文明,卻又搬出是為香港人利益。他又指出,訂立《港區國安法》是中國和香港本身的事務,他看不到任何要因此而受制裁的理由,又反問要如何說服香港、國家及國際社會。
證監會發表聲明指,正密切注視制裁措施對中介人的運作、投資者的利益,以及香港金融市場的穩定和秩序可能帶來的影響。
該會又呼籲,中介人在考慮相關制裁的影響時,亦應謹慎評估可能面對的任何法律、業務及商業風險,又指期望任何應對制裁的措施都具必要性和秉持公平的原則,並以維護客戶最佳利益及確保市場廉潔穩健為依歸。
金管局亦因應美方的制裁行動發出通告,指由於過往未曾發生同樣情況,因而致函認可機構及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說明金管局的相關要求。金管局認為外國政府單方面的制裁,在港並無法律效力,提醒認可機構及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應公平對待客戶。根據香港法例,制裁並不向認可機構產生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