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國安法》兩年前生效後,香港公務員掀起「辭職潮」。公務員事務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2021/22和2022/23年度分別有近4000人辭職,辭職人數較2020/21年度不足2000人倍增,辭職率亦是主權移交以來最高。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強調,雖然近年因辭職而離任的人員稍有增加,但「辭職率已見放緩,並沒有對政府運作帶來太大影響」。有公務員工會「唱反調」,預計受離職潮、移民潮及政治因素影響,多個部門未來兩、三年的人手空缺仍難以彌補,長遠將影響政府的服務。
局方預計「退休潮」會漸退
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周一(20日)討論公務員編制問題,局方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2021/22和2022/23年度政府分別流失10,487和10,100名公務員,兩個年度的流失率分別為5.9%和5.7%,而2020/21年度的流失率僅為4.8%。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說,在2022/23年度流失的10,100名公務員,主要原因是退休,佔總流失人數約58%,另有近4000人辭職,辭職率逾2.2%。據《明報》報道,辭職率為主權移交後最高。至3月31日公務員編制約19.2萬個職位,實際約17.4萬。公務員編制出現1.8萬個空缺,局長承認「情况不理想」;但楊何蓓茵解釋,政府於1980年代曾擴大公務員編制,未來數年會是退休高峰期,估計退休人數會下降,10年後退休率將降至2.7%。
2021年5月港府要求全體公務員宣誓效忠特區政府和《基本法》,此後新入職的公務員亦須通過《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楊何蓓茵在立法會透露,共有535名非公務員合約僱員,拒絕宣誓效忠特區及擁護《基本法》,全部已離職。
公會批評公務員政治化「留不到人」
香港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接受本台訪問時稱,近年公務員流失率一直高企,原因包括員工退休、辭職以及移民,還有一些「政治」因素。
梁籌庭說:「講得白一些,又要宣誓,還有加入公務員將來就不能移民台灣,還有現在組織『救火隊』,除了本份的工作,有甚麼天災人禍的時候就要出動,他們就會覺得入來後試過,不願意,就走出去(辭職)。」
梁籌庭又指出,對基層公務員而言,目前的待遇與私人機構比較吸引力不高。以學歷要求不高的政府文書助理來說,目前入職月薪約1萬4千多港元,但「現在在茶餐廳做樓面,都萬七萬八」」。他指,離職潮不止,長遠一定影響政府服務。
梁籌庭說:「我們看到的流失率是高,兩、三年內都無辦法可以留到人,都是走(辭職)、移民。同時在前線來說,都做到鬼殺咁嘈,嗌晒救命。人手不夠的時候,一個人可能要兼顧已流失同事的工作。」
港府拒絕提高「舊制」紀律部隊退休年齡
港府另一個面對的是警務人員的流失問題。立法會上曾任保安局局長的新民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指出,現時「舊制」(即2000年6月1日前入職)約9000人無法服務政府至60歲,紀律部隊工會多次向他反映人手問題,亦不得要領。
黎棟國說:「所以政府最近推出好多措施,層出不窮,但不知政府有沒有想過,雖然你是努力去招聘,但你們招聘的人不代表能夠立即有用的。」

但楊何蓓茵不接納延長退休年齡的建議,又指曾與多個紀律部隊會面,警隊以外的紀律部隊均稱,空缺情況與「警隊有別」。
楊何蓓茵說:「他們也開了會、幾個幾個部隊的管方都表達他們的人手狀況和警隊有別。可以供晉升或招聘的空缺,其實和警隊的數目是很不同的。在一個可以空缺比較少的情況下,他們通過招聘,然後一級一級升級,他們(警隊以外紀律部隊)繼任是也沒有問題的。」

前警員:督察級警員不願長做
事實上,港警的「紀律人員」由2018年的29,398人流失至27,290人,4年間編制上少了2000名警員。縱使2022年起警隊的招聘活動已擴至廣東省及福建省,近年招募人數仍只跌不升,2019/2020年度招募874人,跌至2021/2022年的654人,每年的流失比招募人數多。
不願透露姓名的前高級警員向本台指,警隊中層流失是公眾看不到的問題,「白衣」的年輕督察,在警隊做3、5年後轉到私人機構,人工比警隊更好,還可以做回「自由身」然後移民。目前,警隊並沒有督察及警司級的流失率。
記者:張仕仁 編輯:溫曉平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