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行動擴大,香港學界及宗教界發起聯署對修例表達關注,參與者包括在台灣遇害香港女子的母校,及特首林鄭月娥母校的師生和校友。批評港府「假借公義之名」強行修例,要求立即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教育局局長楊潤雄重申,教師不應將個人政治立場投放於教學。(覃曉言 報道)
繼早前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等10所大專院校,分別發起聯署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反對氣氛近日蔓延至中學及宗教界,全港至少有69間中學的校友、師生和家長,以及10多個宗教團體,發起網上聯署反修例,擔憂修例會令港人及在港人士,被引渡到中國大陸接受不公平審訊,以及提出恐削弱香港的國際地位等憂慮。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周二(28日)結束北京訪問前表示,局方注意到相關情況,校方解釋是個別校友組織的簽名運動,不代表學校立場,亦不影響學校運作,修訂《逃犯條例》亦非校內熱烈討論的題目。但他重申,教師在校內應專心教育工作,不應將個人政治立場投放於教學。
楊潤雄說:如果學校覺得有需要,要求教育局或相關的局,到學校(就修訂《逃犯條例》)進行解說時,我們很樂意親自到校內向校方解說。在學校裏應該專心做好教育的工作,社會的議題,如果學生是有疑惑的,我希望老師能持平一點去向學生進行解說,而不是將自己的想法,或將個人的政治看法投放於教學內。
發起聯署的中學校友,包括台灣殺人案女死者潘曉穎的母校、赤柱聖士提反書院;以及領導推銷《逃犯條例》的特首林鄭月娥母校、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主理修例工作的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母校、九龍華仁書院;及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的母校、嘉諾撒聖瑪利書院;還有其他傳統名校如皇仁書院及喇沙書院等,各自有數以百計的校友、教職員、學生及家長加入聯署。
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的校友和師生聯署聲明中,批評林鄭月娥等政府官員,一再採取「謊言重複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的策略,欠缺誠意和市民溝通,絕非一個負責任政府的應有所為。
發起聯署的嘉諾撒聖方濟各校友、明愛專上學院社會科學院客座教授何芝君向本台表示,一旦通過修例,在港的各界人士都會受影響,香港一國兩制蕩然無存。
何芝君說:就算我們走出來,她(林鄭)都當作看不見也好,最低限度我們已體現了,或表達了我們的憤怒和反對,以及向國際社會顯示,我們是不甘心就此修法,我們是反對這樣的「大石壓死蟹」通過條例草案,我們要讓世界知道,我們有反抗意志。她是我們的校友,希望她不要將我們蒙上千古罪人的罪名。
何芝君又批評教育局局長「放話」,似乎有向老師施壓之嫌,她指現時的學生很有智慧、及有自己的想法,並非事事任由老師擺布。
赤柱聖士提反書院的聯署聲明中提到,「台灣遇害港人為本校友,師生校友對其冤死無不痛心疾首,但眼見政府對台灣當局之提案未作積極回應,卻假借公義之名,強行修例,到時候或引致案件無從處理,政府之顏面何存?為死者申冤之機何在?」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向本台指出,多間中學的畢業校友加入聯署反對修例,反映學界亦十分關注修訂《逃犯條例》帶來的嚴重性,他們目前是自發呼籲,並不影響學校運作,相信校方沒有理據去阻止。
葉建源說:其實是反映了反對《逃犯條例》,是因為非常多人感覺到其嚴重性,所以他們覺得要想辦法去阻止事情(修例)發生,而校友聯署似乎是他們現時看到的其中一個可行方法,我相信如果他們看到其他方法,而他們亦能做到的話,都可能會做的,最明顯是6月9日的大遊行,我相信出席人數會是多的。
另外,發起聯署的宗教界團體包括「一群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信徒」、天主教教徒等,亦就近日特區政府不理會公眾憂慮及反對,強行推動《逃犯條例》的修訂表達關注,促請當局擱置修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