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選舉延期,人大決定全體現任立法會議員留任一年,但整個民主派對延任與否有不同意見,本土抗爭派認為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應該集體總辭,但也有泛民議員認為應「寸土必爭」。據了解,目前大多數議員傾向留守議會戰線。有輿論認為,中共透過事件分化泛民。(文海欣 報道)
香港政府早前引用《緊急法》押後立法會選舉至明年9月,而人大常委會上周決定香港全體現任立法會議員延任不少於一年,直至舉行下屆立法會選舉為止。不過,本土抗爭派則有強烈反對聲音認為,全體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應該集體總辭,杯葛這個「不合法」的立法會。事隔一星期,民主派仍未有共識,不過開始有現任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表態。
現任立法會議員、熱血公民的鄭松泰則初步決定留任。他認為若要總辭,就要立法會、區議會等一起杯葛;不要參與選舉,包括各級選舉制度,這才是「攬炒」,才是全面杯葛選舉制度。他不認同抗爭派指接受延任等同委任的說法,因為自己當日是經民選進入立法會。對於今次民主派的爭論是否中共的分化技倆,鄭松泰說不會猜測其動機,但強調泛民主派一直是由不同意見的政黨聚在一起。
鄭松泰說:如果不是朝這些方向,那麼我覺得整個討論都只是不同泛民黨派之間,在這一年或未來的立法會選舉工程考慮。這並非核心政治原則,杯葛憲制的方向。泛民主派的名字,叫做泛民都因為大家不是有共同理念或共同綱領而聚合的一群。因此大家有分歧、分裂是必然的事。
現屆立法會泛民議員朱凱廸周日(16日)則在社交平台發文,稱支持民主派集體杯葛續任一年,及以公投或民調作決定是否續任。連日來朱凱廸設街站及進行網上討論,表示支持杯葛的原因是「臨立會」是中央單方面的非法決定,若民主派繼續出任議員代表,是違反代議民主的原則。他又質疑人大想引誘民主派,接受「以委任取代選舉」,令香港問題軟著陸,認為只有集體杯葛,才可向國際社會表明香港問題仍未解決。
於民主派初選出線但被選舉主任取消參選資格的抗戰派梁晃維,周一(17日)接受本台訪問,他表示,雖然延任議會的合法性成疑,但坊間不少意見認為應「寸土必爭」。不過他認為未來一年的立法會是委任式的議會,沒有民意授權。而且即使選擇延任,也不代表能阻擋政府通過有爭議性的議案。另外對於有傾向留任的議員指若要總辭就應該不再參與各級選舉,梁晃維認為是混淆視聽。他說,與今次延任安排的最大分別是,將來的其他選舉即使不公義,但始終是得到香港人民意授權。
梁晃維說:《國安法》這條具爭議性,這麼多香港人反對的法案,他都可以完全不經香港立法會、直接用加入《基本法》附件三的方式在香港落實。如果用同一個邏輯,政府知道政改方案會在香港面臨極大的反對,他都可以同樣用人大決定的方法,再次放入《基本法》附件三,然後在香港推行。所以我自己覺得用三份一否決權或頂住惡法去信服香港人留在未來一年的議會,
有學者傾向民主派留任。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同日接受本台訪問,說看不出總辭的好處。但壞處則是放棄未來一年的「議會戰線」。
馬嶽說:來年不知道政府會在立法會做甚麼,但你都不會再於議會裡面有甚麼方法抗爭。而且那是你主動放棄,不是別人DQ你,於是這也是比較吃虧。對政府而言,議會是正常運作。如果根本沒有民主派議員在內,其實你就算要在外面做抗戰也難很多,因為議案可以很快通過,你亦未必掌握得到很多資訊。
對於有指總辭可喚起國際關注,馬嶽認為會有短暫關注,但並非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國際已經對香港每天發生的事有相當的關注。他續指如果說現在的議會戰線如此無價值的話,之後又參選的話,這是很難自圓其說。被問到現時民主派的爭論會否造成分化局面,馬嶽認為分化一定會產生,無論最後有甚麼決定都必定會有不同意見。
另外,美國共和黨海外事務組織副主席俞懷松(Solomon Yue)則認為民主派可接受延任實行「消極抵抗」。
民主派周一召開近3小時閉門會議作商討。會議召集人陳淑莊其後發新聞稿,說議員們也緊貼民意輿情多番商討,結果是大多數議員傾向留守議會戰線,民主派議員會繼續商討,盡量求同存異、尋求共識。其中,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則說該黨傾向延任一年,強調有政治責任作出政治判斷,認為無理由將議會戰線拱手相讓予建制派。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