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初現】北京通過《個人信息保護法》 港股步入技術性熊市

0:00 / 0:00

在北京召開的人大常委會會議周五(20日)表決通過《個人信息保護法》。在香港上市的中國科技類股指應聲大跌,拖累港股,恆生指數跌穿25000點,與2月時高位比較,已下跌逾兩成。英國《金融時報》指,港股步入技術性熊市。

恆指跌破25000點 步入技術性熊市

恒生指數周五最多曾跌735點,跌至24581點的今年低位。午後跌幅稍微收窄,收市報24849點,全日跌466點,主板成交增加至2043億元。其中中國科技類股價急挫,拖累科技指數全線下跌逾2%,跌至5895點,創新低。

英文《金融時報》分析指,港股目前較2月時的高位31183,跌破25000點後,已下跌逾兩成,步入技術性熊市。分析說,香港及內地股市在最近幾星期的暴跌,反映愈來愈多的投資者擔心北京將加大對各行業,包括金融、科技、教育、遊戲等的監管力度。

中國無定向政策衝擊香港金融市場

港股周五大跌,再次反映中國政策因素對香港金融市場的衝擊。市場分析,港股當日下跌與北京 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有關。

新華社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周五表決通過新法,「明確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互聯網廠商不得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用戶數據,對老用戶實行價格歧視的行為,即「大數據殺熟」。法例又要求,對人臉信息等敏感個人信息的處理作出規制,完善個人信息保護投訴、舉報工作機制等。又指「個人信息保護法還進一步強化了相關部門的監管職責,從嚴懲治違法行為」。該法將於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今年以來,大陸連翻出台針對科企的措施。包括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百度、美團及滴滴出行等大陸科技巨頭接連遭殃,引發股票市場上的拋售潮。其中中國的科技龍頭股阿里巴巴創在香港上市後新低,周五收市跌近2.6%。騰訊亦一度跌至逾一年新低,收市就升1%。加上中國大陸官媒《證券日報》周五一篇題為 《網約車平台們該放棄高利潤幻想了》的評論一出,令美團一度挫近一成至52周低位,最終收市跌逾4%。

股票市場以外,大陸旋風有可能進一步對香港地產市場帶來衝擊。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傳陷入嚴重財務危機的中國恒大為避免現金短缺,正在與國有的越秀地產商討論,出售其在香港灣仔的總部大樓,消息指兩家公司仍在進行談判,尚未作出任何決定。報道又指,中國恆大提出了超過20億美元的潛在售價,該物業在2015年入購時的成本為125億港元(16億美元)。

香港聯交所股權披露資料顯示,恒大執行董事史俊平本周一,在場內以每股平均價7.0835元,出售100萬股恒大物業股份。

金融市場「西升東降」

相較中港股市,美國和歐洲市場最近幾天亦有震盪,但主要指數反而仍然接近歷史高位,原因是投資者權衡了中國的監管問題,以及新冠病毒變種的迅速蔓延下,預期美國將會在未來幾個月推出刺激措施。北京官方期待的「東升西降」在金融市場不單沒有出現,反而是「西升東降」。

記者:胡凱文 責編:何景文